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拉瓦锡读后感(读传记后感)      作者:宁子涵

(2006-05-20 15:09:03)
分类: 学生习作

关于拉瓦锡读后感

宜昌市第十五中学907  宁子涵

 

在化学课上,我学习了拉瓦锡测出氧气占空气的1/5,我马上在他的图片旁写了几个字:伟大哦!

但看了他的传记,我觉得他更伟大了。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

拉瓦锡,法国化学家生于巴黎。幼年丧母,由其姑母抚养长大。拉瓦锡的重要贡献是推翻了错误的燃素说。燃素说是德国人贝歇尔于1669年提出的,从此这一学说在欧洲统治了近一百年。当时一些知名化学家,如舍勒、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等也都拥护这一学说。1772年拉瓦锡用称重过的磷和硫燃烧,发现产物的重量大于燃烧前的磷和硫的重量,从而观察到了氧化现象。他发表的《燃烧概论》是反对燃素说的重要论文,并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这篇论文被译成英、德、意、西班牙等多种语言,广为传播。从此燃素说逐渐被化学家所抛弃。1789年,他写的《化学基本概念》一书出版,书中列出了当时已知的所有的化学元素,并对元素下了定义:凡是简单的不能分离的物质,才可以称为元素。这就是他和空气的默契!

灰渣,可以金刚石灼烧后却没有任何灰渣,完全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异的现象呢?他们讨论认为,因为加热是在空气中进行的,空气不会产生影响。如果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灼烧金刚石,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第二天,拉瓦锡带来了几块金刚石,涂上一层厚的石墨稠膏用来隔绝空气。然后把小黑球加热烧到通红,而且发出了光。待小黑球冷却几小时后,剥掉涂料,金刚石仍然是完整的。拉瓦锡推测:金刚石消失的神秘现象竟然与空气有关。也许它们是跟空气结合在一起的?对拉瓦锡来说这一发现是不寻常的,以致所有其他的问题都退居次要地位了。

拉瓦锡善于学习,善于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提出新的学术思想。对于前人的有关研究,他的学习是很认真的。他能把前人对于同一实验所作的不同解释加以分析比较,从中发现矛盾和问题,为此他选择了一些关键的跟踪实验作为自己研究的突破点,并在实验中,保持清醒头脑。在实验中他除了细致地观察外,还善于捕捉那些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变化的相互联系,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透过现象深入到本质,从整体上去认识反应的本质,因而显得比别人站得高、看得准。系统严格的定量性是拉瓦锡实验方法的基本特点。他在实验分析中有一个信条:必须用天平进行精确测定来确定真理。根据这一信条,拉瓦锡的实验研究都明确地运用了定量方法。以量求质,通过数量的确定推翻了水上相互转化的古老观念,否定了燃素的存在,揭示了氧气的实质和燃烧的本质。他能以考察量的变化来推导化学变化的规律,是因为他相信自然界物质的各种变化中,质量是守恒的。他提出质量守恒定律进一步说明了化学定量方法所依赖的前提。拉瓦锡敢于明确地提出这一原理,除了有实验事实为根据外,他还从无中不能生有这一深刻的哲学和总量等于它的各个分量的数学公理中获得了启示。

有一个故事让我感受很深:

1780年,拉瓦锡因为自己的一些荒唐想法阻止了让·保罗·玛拉特进法国科学院,与他结下了怨仇。不幸的是,玛拉特后来崛起成了一名激进的记者,代表了法国革命中激进分子强有力的声音。玛拉特斥责拉瓦锡和他收取税金的同事,说他们涉嫌在国库中弄虚作假和其它反人民的罪行。拉瓦锡和另外30个人被送上了革命法庭。

在持续了4个小时的集体审判中,一份写有拉瓦锡曾作为科学家和领导者为国家服务的文件呈给了法官。但法官把文件扔在一边冷笑着说:“……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当天夜幕降临时,所有的被审判者都被送上了断头台。

第二天,法国数学家约瑟夫·拉格朗日说:砍掉他的头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再有一个那样的头可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这样的一个拉瓦锡,难道不值得我学习吗?

[指导老师  李明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