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质教育在高考面前的无奈

(2006-06-12 17:55:11)
分类: [直言堂]
    素质教育喊了好多年了,然而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你不能怪学校光追求升学率,也不能怪家长给孩子平添了许多课外的负担,这都是现行高考制度造成的。教育部门整天喊要给学生减负,那么请问,如果减负了,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意味着将来就找不到工作,至少找不到好工作,意味着收入不如别人,意味着生活质量不如别人。也许有人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自学成才的比比皆是,但到招聘会上去看看,哪一家用人单位不是要求必须本科学历以上。你对招聘人员说,我是自学成才的,你试试他会不会理你。记得文革期间有一部电影《决裂》,里面有一句台词,大意是:考不考得上大学是你穿皮鞋与穿草鞋的分水岭。这句话现在不是还适用吗?特别是对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脱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否则,你只能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土里刨食,到城里当一个处处被人看不起的民工还算好的。城里的孩子更惨,小儿所在学校的老师就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就要到劳动部门去登记,那不就是失业登记吗?正因为如此,所以莘莘学子们十二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可以想见压力之大。难怪每年高考后都有落榜学生走上绝路,高考期间家长在考场外晕倒,还有因录取地域上的不公平造成的高考移民现象,等等。
    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注定要有一些学生落榜。通过一定的方式选拔优秀人才的方法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要看通过这种方法选拔出来的是真正的优秀人才,还是高分低能儿。TOFEL高分学生出国后连简单的日常会话都不行,考入大学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这样的学生能算优秀人才吗?又有多少真正优秀的人才只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被挡在大学校门之外?如果这种考试方法不能选拔出优秀人才,那么是否需要对这种考试方法进行重新评估呢?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招生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不是采取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与否的依据,而是通过面试的方法,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析学生的可塑造性。
    当然,这种方法还只是尝试阶段,还有待于在通过实践来完善,其中可能存在的职务腐败如何预防,什么样的题目才能真正考察出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等诸多问题还需要进行研究。但毕竟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如果这种方式能推广的话,那么是否会对推行素质教育有所帮助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咏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