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林语堂的一段话,简直可以用来作为座右铭-----
能闲世人之所有忙者,方能忙世人之多闲.人莫生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这是多么写意的人生境界呀?!林语堂真是语言大师,能把人心里晦涩的向往表达的如此清晰唯美,更重要的是,他给了我们被拘禁的心灵更多的自由与阳光.
别说我是在为偷懒找借口,其实一直觉得,“闲”不是工作上的懈怠,甚至不是生活上的懒惰,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境界----慵懒的假日午后,照进窗帷的浅淡阳光里,听着闲散的音乐,翻看喜爱的书,心很安静,没有昨天的烦恼,没有明天的担忧……其实,闲的意境就是这么的简单,不在于你所处的生活,更关乎你处世的心境.
而这种心境的修炼,或者更难于丰厚财富的累积.因为在这份悠闲的背后,是需要人有乐天知命的性情﹑优游岁月的情趣﹑丰富的心灵﹑甚至包括沉厚的哲学知识作为背景.而古往今来,真正能达到这样意境的人,其实也远远少于所谓的“成功人士”.
我当然不敢说自己有这样的修为,但至少我有着这样的向往,这或者能让我逼仄的现实中感受到更多的阳光和温暖.就像无论多冰冷严峻的高楼大厦里,也会有悬挂在窗前青翠的吊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