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 |
一直认为自己有个完美的童年,不仅仅父母的教育方式温和宽松,让我得以毫无负担的成长.还因为,我度过童年的地方是如此的美好.
书上说:”在乡下度过童年的孩子是幸福的” ,一直深以为是.我就是个乡下长大的孩子, 那个地方叫做----朱港
朱港是个农场,准确的说是个劳改农场,里面务农的都是刑期10年以下的劳改犯.很多人会觉得劳改农场是可怕的地方,因为面对的都是犯罪分子.可是当这些剪着小平头﹑穿着泛白蓝制服的大男人天天象空气一样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只会觉得安之若素.或者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事实上,朱港农场的犯罪率几乎是零,真正是个“日不关门,夜不闭户”的安全岛.
记得那时候我们的活动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每天晚饭后固定的时间地点集中,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选择活动的内容. (因为我老哥是所有小孩子的头目,所以我在团队里一直很受重视和保护,那种小小的虚荣感一直记忆深刻,呵呵!) 当时经常进行的活动种类相当丰富,有捉迷藏之类的游戏﹑有乒乓球之类的运动﹑甚至有时还会学大人像模像样在巷间风口处摆桌麻将……还是着重回忆几项比较有特色的活动安排好了------
例如春夏时节到赣江里钓鱼---我们农场位于赣江畔,三面环水,真正的水产丰富.----那时候的我们扛着自制的钓鱼杆出没于江畔,俨然一群经验丰富的小渔夫:用麻油浸泡过饭粒钓扁鱼,用大青虫钓鲶鱼,用虾子钓桂鱼……几乎从来就没有空手而归过----记忆里我最辉煌的成绩是一个上午钓了5斤左右的小扁鱼(约30多条),我哥更牛---至少10斤以上!
记忆里还很深刻的是种菜的经历.妈妈给我和哥哥在自家的自留地里划了一块小小的土地,让我们尽情发挥的种东西,我们对这块几平方米的土地充满热情,不时的变换着播种的种类----从辣椒到茄子到番茄到豆角,最后居然换成了一棵小小的葡萄树…..现在想起来,好像那片自留地从没有为家里的餐桌贡献任何蔬果,却让我们很找到了耕种的乐趣----我至今仍然很骄傲的对身边的人说:“我以前种过地呢……”
家里的后面有一栋废弃的房子,是以前养蚌采珍珠的地方,我们叫它“珍珠房”,用小锄头在房前房后的泥土里采挖,总能挖到不少遗漏的珍珠.如果运气好,半天能收获十几颗之多.拿回家很骄傲的交给大人----总觉得小小的自己也能为家里做经济贡献了!(当时珍珠好像可以卖到挺好的价钱)
还有采摘的乐趣---春天时侯随大人去野外挖荠菜,割藜蒿;夏天时候和小朋友搭拖拉机去远一点的大队摘桑葚或采莲蓬;当然,还有觊觎着邻居的棚架上日益成熟的葡萄﹑琵琶﹑梨子等等.不时偷偷的顺手牵羊……
还有养殖的乐趣---那时候家里养过很多的鸡(我几乎每只都取了名字),一只猫(被我喂到胖到不行,最后愤然出走,永远失去踪影),甚至还短时间内养过一只羊.(后来家里请客把它吃掉了)
……
除了以上的诸多乐趣,很重要的是,我的童年还让我很早就开始有了对美好事物的认知----
当时我们每年暑假都要去南昌探望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因为陆路不通,我们总要搭夜里出发货船去南昌.行程约7小时,算是夕发朝至.夏天的晚上,我们躺在船的甲板上,看着满天的星星发呆或聊天,听着若无若无的浪声,在江风轻拂里沉沉睡去……那种惬意的感觉让我永远无法忘怀!有时候看报纸上登载豪华地中海游轮线路,总觉得昂贵的消费也不一定买得回当年那样美好的意境.(对仇富心理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呵呵!)
珍珠房前有一颗很老很老的桃花树,树干两个人都无法环抱.每年开春时,那一树的桃花都要开成一片粉红色的云朵,树下落红阵阵,芳香沁人,连我这个小孩子都不由得陶醉心动----这应该是我记忆里最早的美丽!
……
这样的回忆实在太多太零散,以至于文字很难以表达.我知道这篇文章也是我所有博客文章里结构最松散最无绪的一篇.可是我仍然愿意写下以上的文字---因为它们记录的是我再也回不来的美好的童年时光!
和童年时光一起回不来的,是朱港农场曾经的美丽.少年离家后我几乎很少回去.但是总是听妈妈说起家乡的变化----老桃树砍了﹑江水浊了﹑没有人游泳了﹑鱼虾渺不见踪影了﹑自留地全部建房了﹑曾经的玩伴结婚生子了,隔壁最疼爱我的大伯去世了……
我过几天三十岁,不算太老,却不知道为什么此刻内心突然有了种挺深刻沧桑感---其实,美好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们又何必为了失去嗟叹呢?----至少,我们曾经拥有过!
不知不觉,好长的文章呀!最后点一下题----我的童年很完美.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