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诉人方惠 :法施于人,虽小犹大

(2016-08-26 22:17:26)
标签:

人民检察官

公诉人

分类: 本博独家新闻

公诉人方惠 <wbr>:法施于人,虽小犹大

                                                         方惠。


8月22日,一部以真实案例为故事线索,描写人民检察官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电视剧《人民检察官》在央视首播。剧中的女主角夏静茹(殷桃饰)系公诉处处长。她敢于担当,原则性强又不失人情味,是新时期检察官的典型代表。


近日,记者在长沙市人民检察院采访时,也遇到了这样一名有故事的女检察官。她就是长沙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副处长、全国优秀公诉人方惠。


80后的方惠系常德人,入检已有12年。12年来,方惠一直坚持在一线办案,以公诉人身份出庭指控犯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方惠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公诉人代表国家正义。”


法施于人,虽小犹大。到方惠手上的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的,并不罕见。这让她工作时毫不懈怠、如履薄冰,养成了审慎、细致、严格的工作习惯。

办一个案补一个漏洞


12年来,方惠从不以案情简单或复杂,社会影响重大与否,来决定自己工作的详略。她把审慎贯穿到阅卷、审查、讨论、出庭、监督等办案的各个环节。


方惠说:“在办案中,我不放过每一份证据,不放过每一桩事实,不放过每一个疑义。”


2010年,在办理湖南省监狱管理局原局长刘万清受贿、徇私舞弊暂予监外执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时,方惠并没有拘泥于起诉意见书认定的65笔犯罪事实。


“要做到罚当其罪,不枉不纵,我在办案时注重深挖细辩,对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


 她通过对全案24册侦查卷、30张审讯光碟所涉及的所有证据进行对比,在一个半月时间内形成了723页、33万字的审结报告初稿和39页的补充侦查意见。


“公诉人对证据进行全面性审查,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防止出现漏罪漏犯。”方惠告诉记者。


正是基于对证据与事实的反复梳理、对审结报告的多次修改,让方惠对案件所有的细枝末节都做到了了然于心。在出庭公诉的10余个小时里,她游刃有余。刘万清最终被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在办案过程中,方惠和同事发现,彼时,暂予监外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漏洞。主要表现在:一些罪犯应当羁押的,没有羁押;一些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情形消失后,仍然监外执行;权力无制约,在实施暂予监外执行过程中易发生职务犯罪。


以刘万清一案为例。刘万清对明知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决定予以监外执行。在办理暂予监外执行的手续时,监狱系统一路绿灯。表面看起来,程序都已经走到位了。


“刘万清一案发生后,在检察机关的作用下,长沙对暂予监外执行这一领域进行了规范。”方惠介绍,该案促使暂予监外执行这一领域更加规范、更加严格,弥补了漏洞。


履行全市监所检察职能的长沙市星城地区人民检察院,在暂予监外执行的办理过程中,不仅仅是监督者,更大程度上成为了复核者。


“比如,一旦星城地区检察院复核时,发现某个罪犯监外执行的适用情形消失,就要监督收监执行。”方惠说。


永远有两套预案


“公诉人要有法官的心,还要有一双侦查员的眼睛。”方惠说,庭上一分钟,庭下十年功。


她在每个案子开庭前,都会做两套预案:被告人认罪的、被告人不认罪的。预案详细到辩护人在庭审时会关注哪些重点、被告人的反应、案件的薄弱点等。


申某某系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因不满考试作弊被留级。申为此杀害了一名女老师和她年仅9岁的女儿后潜逃13年。


此案因手段残忍而备受社会关注。


“申在公安机关作了有罪供述。”方惠说,当她去提审时,申称该说的都已经对公安机关说了,不愿再次复述案情。


方惠没有理会嫌疑人的沉默和回避,用了3个多小时反复讯问作案情况,特别是只有行为人才能知悉的譬如刀刃的特征、刺伤的部位等特殊细节,以印证和补充其他证据,形成了一份完整的笔录。


该案开庭时,申某某在法庭的第一句话,就是以在公安机关被威胁诱导为由翻供。


“我懵了一下,被告人翻供出乎意料,之前没有任何征兆,”方惠坦言。当时旁听席坐着100余名旁听群众。如果公诉人只是做了被告人认罪的预案,或许会乱了手脚。


正是因为做了两套预案,方惠马上调整思路,沉着冷静应对,启用被告人不认罪的预案。


“该案在缺乏目击证人、客观证据较为单薄的情况下,我用提审时的口供,使其无法将翻供与其在审查起诉时自己的认罪自圆其说,结果被告人哑口无言。”方惠说。


申某某一审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正是因为自己有两套预案,12年来,方惠在法庭上从未“筐过瓢”。


为被害人亲属争取赔偿与救助


法律应该是公正善良的。方惠说,作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者,疏而不漏、罚当其罪固然是公诉人的职责,但化解矛盾、惩前毖后,公诉人也责无旁贷。


所以,对于所接触的每一个案件,除了查清定罪事实和量刑事实之外,她还会去考查更多的案外细节,务求案件的处理能更全面更妥善。


方惠承办过这样一件故意伤害案:20岁的被害人因为仗义执言,斥责了在公众场所无端闹事的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之后,被害人被3人围堵在一辆面的车中挥刀乱砍导致左手被砍断。


被害人的母亲只有40岁出头却双鬓花白,她哭着告诉方惠,案发后,他们没有拿到一分钱赔偿。为了治疗,被害人一家已经倾家荡产,无力支付医药费只能任由残肢萎缩。


经过数次联系沟通协调,3名嫌疑人的父母以各种借口加以推搪不愿赔偿。


“有些被告人不懂法,认为坐几年牢就可以了,干嘛要赔偿。”方惠说。


该案庭审时,方惠作了长达近1个小时的法庭教育。


她指着被害人残缺的左手,大声问被告人 :犯了罪可以改过自新,做好事却终身残疾,如果易位而处,你们未来的生活要怎么继续?被告席上那3张青涩而“无畏”的面孔终于惭愧动容。


最后陈述时,3名被告人当庭主动要求其父母竭尽所能赔偿被害人。


几天后,被害人和他的母亲再次找到方惠时告诉她,他们已拿到先期5万元的赔偿。方惠说,这时她比拿奖还高兴。


(葛磊 张艳丽 对本文亦有贡献)


对话方惠

“庆幸,不曾畏惧,也从不彷徨”


 

记者:你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方惠:我小时候喜欢看古装剧包公审案。大学时我选的专业是法律,其间,我们有机会去旁听庭审。我认为公诉人的角色最有挑战,因为公诉人的表现,可以改变一个案件的走向。从事公诉工作的12年,我珍爱这份工作。


记者:你眼中的公诉人是什么样的?

方惠:在法庭上,公诉人有客观公正的义务,我们代表国家正义,不是个人形象。公诉人站在国家的立场,对一个案件进行评价,代表国家对犯罪进行指控,要求法院予以惩治。在法庭上,公诉人所说的每句话都要言之有据,每个字都要有法律的支持。公诉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说服法官支持公诉人指控的观点。


记者:有人可能认为,公诉人是站在被害人这一边的。

方惠:我们不代表被害人、被告人任何一方的利益。


记者:公诉人在法庭上压力大吗?

方惠:对控辩审三方而言,法庭上压力最大的应该是我们。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公诉人承担。我们稍有不慎,就要承担败诉的责任,这个责任是很重的。


记者:如果公诉人的行为都是依法进行的,败诉不是可以接受吗?

方惠:既然提起公诉,国家就已经启动了刑事责任追究。这个成本太大了。刑案不比一般的案子,刑事责任追究是所有法律责任追究里最严重的一种。如果法院没有支持起诉指控,就意味着前期侦查所有的工作失败。此外,如果法院没有支持起诉指控,接下来还有追责问题。


记者:公诉人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方惠 :我们做的工作,就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途径。我们严格依法提起公诉,不偏不倚,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在执法办案中不一定能化解所有的社会矛盾,但是我们花费的每一点心血,都有可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温暖和公正。


记者:这些年来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方惠:有,很多。抢劫犯诅咒我不得好死,贩毒者在庭审间隙抱怨“落在你手上、不死也要脱层皮”,被害人声泪俱下的感激,嫌疑人权钱相压和收买。审视过支离破碎的尸体,监督过执行死刑的过程。庆幸,我不曾畏惧,也从不彷徨。


记者:你从检12年一直坚守公诉一线,是什么让你激情如故?

方惠:一方面,我公诉的案件没有一个是完全雷同的。这样的新鲜感能给我挑战。每办一个新类型的案件,就要接触一个新的知识领域。这也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自己。另一方面,维护公平、捍卫正义也能带给我光荣感和成就感。


记者:工作之余,你有什么爱好?

方惠:我喜欢做烘焙。也许成果只有一点点,也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过程也要几个小时,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通讯员 邹嗣娟  实习生 彭安 邹游赤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