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哲珠
王哲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98,379
  • 关注人气:8,2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常日子里  时代正变迁----评王哲珠长篇小说《长河》

(2017-08-07 09:37:48)

         平常日子里 <wbr> <wbr>时代正变迁----评王哲珠长篇小说《长河》     

               平常日子里  时代正变迁

                                                                                         ----评王哲珠长篇小说《长河》

                               赵宪臣

      在对平常日子的书写中透视出时代的变迁,这在王哲珠的长篇小说《长河》里是一个醒目存在。长河这一意象,也有着时间的长河,日子的长河含义,人就是在时间和日子的长河中走过,并留下曾经生活过的印痕。王哲珠抓住了长河这一意象,就是把平常的日子纳入了时间之流,在缓缓而过的时间之流中,一个村寨,一个家族被作家推到了前台,进行了生活化的拼贴,最终拼贴出了生活中的人与他所处时代的演进轨迹。

    这个村寨是金溪寨,这个家族是冯姓家族;村寨最初是个与外界隔绝起来的村寨,家族是一个不断繁衍的家族。日子流水一般地流去,却在悄悄撼动着人们的内心,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当外面的世界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金溪寨和冯家也不可能毫无触动,也要出现一个变化的过程。金溪寨的变化是从修建矮山脉的堤坝开始的,金溪寨的人自以为有了堤坝就能阻挡住洪水的侵袭,阻挡住外来的一切,但事情的发展证明:“比水更汹涌的东西,再高的堤坝也挡不了,再密的竹林也隐不住。”小说是在对冯家一家老少几代人的书写中展开,这种书写有婚丧嫁娶,邻里交往,添丁进口,日常劳作等,也就是说作家眼里盯着的是冯家人如何过日子,手到之处捡拾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碎片。这样的日子并非金溪寨的冯家所独有,百姓的日子也都是这么过来的,作家以冯家的日子切入,只是进一步彰显了冯家人的表征作用。

    一个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家族内部也会有各色人等,《长河》围绕着冯家的各色人等进行了分类,冯源北作为主导金溪寨的第一代人物,在作家的叙述中只是匆匆而过,更为主要的对人物划分集中在了冯家第二代及第三代身上。在第二代人物中,老大冯远龙是个守旧的人,他最擅长的就是侍弄土地,因而也安于在土地上劳作,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缤纷,都不可能迷蒙了他的双眼。老二冯远虎则是个不可能固守土地的人,他头脑灵活,能很快适应外界的变化,并迅速跟进。老三冯远马介于老大老二之间,既不留恋土地,也不会对外界介入太深,是个散漫而自由的人,他的人生就是个出走的人生。在这三个人物中,作家着墨较多的是冯远虎,毕竟这个人物身上透露出的时代信息更为突出也更为集中。冯远虎所做的事虽然让金溪寨的人大开眼界,并引领金溪寨汇入了时代的潮流,但也把金溪寨引入了环境灾难中,尤其是他的采沙举动,更是让金溪河在劫难逃。这个人物身上有着太多的时代话题,凝缩着改革年代对一个小村寨所施加的影响。

    在冯家第三代人物中,小说突出了冯远龙之子冯流春和冯流夏,冯远虎之子冯流金,这三个人物作为冯家第二代人物中的老大、老二之后,与他们的前辈相比,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冯流春的精明,让他与冯远虎走到了一起,成为了金溪寨又一个弄潮人,叔侄所开创出的发家致富路数殊途同归。冯流金则是冯家人物中堕落的一代,他的堕落有着一心致富的父辈疏于管教的原因,也有着富二代不劳而获的心理,冯姓家族中出现了一个这样人物,是金溪寨礼义之家的难言之隐,却又无法掌控。冯流夏在小说中属于新人形象,这个人物之新在于把一切都已看透,心灵手巧却又不被任何诱惑裹挟,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愿意过的生活。这个人物后来所做的事情,其实是冯家的善后工作,这个善后就是对曾经遭到破坏的金溪寨生态环境尽力恢复,特别是对冯远虎采沙留下的残破金溪河做出修补。透过冯流夏这个人物,显露了了人物之于环境的痛感,冯流夏之所以拒绝离开竹林,就是对这种痛感有着深切的体察。

    《长河》书写的就是流水一样的日子,把冯家人的日常生活做了细数,这样的小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结构,王哲珠在结构小说方面看似随意,以简短的关键词相互连缀,但细究却能发现这些关键词之间都有着内在的关联性,是对种种生活状态的择取。各个章节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就能把金溪寨以及冯家的生活演绎串联起来,呈现出一幅日常生活图景,这不能不说作家本人有一套独特的掌控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就是在精短中延展扩充,结构看似碎片化,作品整体却十分完整,做到了有序推进。王哲珠在小说叙事上也有自己的独门工夫,以简洁之语书写繁杂之事,是她小说语言的一大特色,读她的小说都会意识到那种不拖泥带水的精炼。叙事手法的变换也在小说中多有体现,回叙倒叙的运用,让小说的叙事百转千回。在填充小说的时代内容方面,作家还让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景物站出来说话,以我是“金渡头”、我是“金溪河”、“我是竹林”等的方式作旁证,这些拟人化的旁证和事实填充揭示出了时代变迁以及对金溪寨的影响,是金溪寨日常生活的旁观者视角。有了这些旁观者视角,小说明显有了枝叶的旁逸斜出,以此衬托出主干的丰硕。

阅读《长河》也能看出作家向经典看齐的努力,在日常化的生活书写中见出时代的变迁本就是经典作品的成功经验,别的不说就说大家公认的经典名著《红楼梦》,就是日常生活的全景呈现,那个时代的变迁因这样的书写而有迹可循。作为90后作家的王哲珠在《长河》里较多地涉笔日常生活,细数流水般的日子,也颇得经典作品的精髓,从中折射出的时代变迁也与一个小小村寨过日子关联。这种“小村寨里藏乾坤”的写作方式,最终让作家的作品现出了大格局,因此这样的小说容不得任何低估。

                            发表于《揭阳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