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感性的米兰需要打造理性的王朝军团(二)

(2006-11-03 23:23:12)
分类: 米兰世界

【集】感性的米兰需要打造理性的王朝军团(二)关键词: 3:4 ,德比败北、吉拉开和;4:1,欧冠狂胜、卡卡爆发


同样是在我们心中的圣地--米兰圣西罗球场,意甲和欧冠两场极端的演绎,让人们的眼睛和心灵一并接受冰与火的双重洗礼。令侃侃而谈的预测者们一厢情愿的脸永远处于潮红之中的是:绿茵场上的上帝并不信奉和遵循人类所谓的克星规律,也毫不顾及人们爱之入骨的滚烫热情,总是残忍地把人们言之凿凿的推测和美好的期冀推向深深的山谷,而且连回声都不给你回馈,让人人哀叹不经意间又一次成为了灵魂的盲从,无奈理性的意识再度被人性固有的冲动意念占据。


道法自然,千年积淀的历史风尘并不能淹没绿茵岁月王者横存的固有道理,回归理性的我们应从足球文化的根底处,去思考和破解摆脱困境的根本,进而去解析王朝积淀、重塑所必须的过程。

风狂雨骤立定脚跟才是大家 花繁柳密拨云见日方见手段

翻盘的盼望和虔诚的期冀伴随着满臂刺青的马特拉济完美地完成对角球的诠释而令拥趸们的意志陡然间似乎被击溃,俊逸的卡卡用莅临米兰之后的第二个帽子戏法再次把人的胃口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调升至最高的预期。这冰火两重天的演绎与其说是在考验拥趸们脆弱的神经,委实不如说是上苍对老贝和米兰的管理层们的眷顾而奉献上的最实际的昭示。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人们渴望胜利、追求名誉的“欲望号街车”的轨道是通向无垠没有止境的,更何况今年的意甲赛场缺少了尤文这个夺冠的劲敌。因此,米兰管理层奢望意甲、欧冠和杯赛三线佳绩的美好愿望无可厚非,但漠视现实困难不切实际的臆念断不可取必须及时予以纠正。而要控制无尽的欲念,首先要从经营理念上去根治。严峻的决定是在权衡智计得失的痛苦抉择中作出的。新一轮次的米兰德比之战不仅仅是改写了两队交锋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势均力敌的较量,终于让老贝和米兰的管理者甩掉了侥幸的心理,正确审视和对待米兰本赛季的形势和今后的路程;而欧冠恰逢时机的这场胜利,则进一步表明,米兰,真的已经到了做出取舍的关键时期。要想在后半程追上14分的差距难说不是奢望,全力以赴主攻欧冠同时力争意甲联赛进入前四应是最理性的抉择。


不能否认米兰传承已久的豪门底蕴和血性,也正因为这底蕴和血性才让人们对米兰的未来充满了自信和预期。尽管输掉德比之战让人感觉如鲠在喉难以接受,但痴恋米兰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和丧气。我们确实应该欣慰,就是这样一只阵容严重老化的球队,面对强敌,他依旧彰显出了无与伦比的血性和士气。这就是米兰精神的传承,这就是米兰作为一个百年豪门的尊严:你可以打败他,但永远不会令它臣服。醒目的记分牌定格为3:4,昭示着新赛季首场米兰德比巅峰对决已然成为了历史,但我们不会忘记卡卡的振臂高呼带给我们的信心、西多夫不舍的拼抢带给我们无往的勇气,更欣慰吉拉迪诺能够利用德比大战终于打破进球魔咒并于次战攻入欧冠首球而让人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了期冀。“风狂雨骤立定脚跟才是大家,花繁柳密拨云见日方见手段。”尽管主场战胜比利时安德莱和特这只欧洲二流球队不值得大书特书,这一场大胜也不能说明米兰已恢复了固有的霸气。但能够在一场惨烈的德比大战败北之后稳定心态调整好心绪迅速走出低靡,米兰用实际行动对拨云见日作了最精彩的阐释。

追本溯源运筹帷幄回归王道 扬清激浊海纳百川米兰振翅

兴奋像热情一样,有时会使人们漠视现实。挥别米兰上空弥留的硝烟,推开窗,让充血的双眼遥望一下缀满繁星的夜空,任如水的凉风浸润被激情烧红的面额,吐一口在心头沉窒了许久的浊气,任潮水般的夜色不断荡涤和梳理昏胀的思绪。尽管吉拉迪诺新赛季终于开和且接连进球,尽管安切洛蒂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豪气,但追本溯源,米兰王朝的积淀必须正视己身存在的根本问题。02-03、03-04两年连夺四冠的这只米兰却也在两年后的两个赛季颗粒无收,这固然有欧冠运气太差、意甲黑哨影响等客观原因,但米兰自身运营中的几大矛盾已经彰显无疑必须正确审视。


自给自足和需要输血补充维持运转的经营模式的矛盾。就像是季节的轮回更替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样,绿茵场上的新陈代谢、人事交迭也是球队理性运营维系结构平衡的根本。一个球队的合理构建应该是老中青球员的合理搭配,过于老化则失去了必要的激情,过于年轻则匮乏恶战的经验,都难以成就大业。以经验、意识俱佳、激情、理性兼备的不朽的米兰为例:有巴雷西、塔索蒂这样身经百战的老将坐镇稳定军心,有马尔蒂尼以及后期的阿尔贝蒂尼这般血气方刚、出生牛犊不惧虎的青年才俊助阵,有古力特、埃瓦尼、范巴斯腾等当打之年的球员担岗攻防重任,这样的老中青配置,这样的年龄结构组合,才能有效保障球队的战斗力。


历经百年风雨晨昏能够依旧屹立在世界强队之林并数度挺立潮头之巅,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期,更是席卷残云横扫欧洲、58场不败连续创立了两个不朽的王朝,并一度被尊称为足坛“梦之队”,即便是前几个赛季拥有罗纳尔多、齐达内、菲戈、劳尔、贝克汉姆、卡洛斯等巨星在内的银河舰队―――皇家马德里,也不敢予以自封,由此可见米兰在球队建设和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中自是有其独到之处。比照而今举步维艰的米兰,回眸那并不遥远的岁月,不禁感叹米兰目前的经营困顿,这原本是米兰的优势所在,而今竟然饱受掣肘。尽管有着光荣的传统和历史,并且接连奉献出了巴雷西、马尔蒂尼这样两代旗帜,但最近几年,米兰的青训系统却青黄不接已是多年未向一线输送得力之才,阵容的补充几乎全要靠买入外援补充,更不消说能输送出像马尔蒂尼这样的旗帜人选,这不能不是说是米兰青训系统的遗憾。


不能说拥有米兰“世纪最佳”封号的巴雷西不尽职尽责,也不能说米兰不重视自己的青训系统建设,更难说接任巴雷西的加利就能够妙手回天,毕竟像马尔蒂尼这样的天才多少年才能出来一个,但近年来米兰的青训系统建设成效不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不用比较以“人才摇篮”著称的阿贾克斯,就是意甲的帕尔马和切沃等队伍,青训系统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也强过米兰。是米兰的投入不够吗,答案显然不是,就是现在,在青训系统建设投入中,米兰也仅仅是低于同城对手在意甲居于次席。原因何在,这就引出米兰王朝积淀必须解决的第二个矛盾。


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两千多年以前以礼治天下的泱泱大周都注重变革、维新和发展,不顺应时势因时而变,又怎能对未来抱有过高的预期?


虽然米兰的自身造血功能出现了问题,但也不能全盘否定米兰的青训系统建设体系。毕竟波济、多纳代尔、马佐拉蒂甚至博列洛等前几拨队员已经在意甲和意乙的一线球队征战并逐渐取得一定的立足之地,奥巴梅扬、布劳德克等青年才俊也已经小荷初绽未来可期。现在的问题是,米兰的管理层们是否能够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进而在“继续仰仗老将打天下”和“着力培养、使用青年才俊”中做出取舍。


新赛季开始后,尽管马尔蒂尼、比利、卡福、法瓦利和赛尔吉尼奥等老将只是先后轮流披挂上阵,但米兰的主力阵容却因过渡的疲劳提前出现了整体的低靡,这在主场告负巴勒莫一役显现无疑。饱受电话门丑闻影响力争为意大利正名的世界杯之旅耗费了包括“米兰大脑”皮尔洛和锋线杀手吉拉迪诺等在内的意大利球员的巨大精力和体力,欧冠资格赛凭空又再度压缩了米兰球员本就短暂的修整期,而意甲的延迟开打又让米兰的队员们从第一轮开始就不得不面对联赛、冠军联赛的双重压力。连一向以体力出色而著称的加图索都表示体力存在问题,孱弱的皮尔洛和迟迟不进球压力日增的吉拉迪诺的状态也就可想而知。天幸吉拉借助德比之战破解了魔咒并接着攻入欧冠首球,否则,米兰的主力阵容的状态更是让人不堪设想。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 洁白的玉石不经过细心的雕琢,又怎么能成为精美贵重的玉器呢?米兰的管理者们真应该仔细揣味一下二千年以前孟子的谆谆诲语。若非当年利德霍尔姆慧眼识英并大胆擢用,又焉有马尔蒂尼今天的不老传奇?虽说博内拉、小古等尚欠缺应付大战的经验,但不经过锤炼,又怎么能够使他们迅速崛起?念此,颇为遗憾管理层们赛季伊始再度放弃了回归内洛的福贾和两度夏季征用的马佐拉蒂。而今,德比惜败虽说使米兰与榜首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但欧冠卡卡、吉拉的爆发和小古的登场无疑又是上苍对米兰的再次眷顾和提示:必须舍却眼前利益,着眼未来,重用年轻人,只要假以时日,新的翘楚总会脱颖而出。时不我待,重用年轻才俊,打造理性的王朝军团,这是米兰未来王朝积淀的不二选择。


政治上强势与弱势的矛盾。理性的回归远胜无谓的革命,米兰,回归王道之路理应正视这个问题。电话们的制裁与其说是在肃清意大利足坛的乌烟瘴气,莫不如说是新的政党在为国米扫清夺冠路上的劲敌。回归王道的米兰固然不屑于这见不得人的交易,但幕后黑手的袭掠还是要给予必要的防范和重视。鲁迅先生曾言道:人最大的痛苦是半夜醒来,无路可走。在电话门事件与同盟交恶的米兰而今清楚地感受到了来自赛场内外的重重制约和禁锢。尽管通过据理力争积极争取和多方努力终于获得了本赛季的欧冠征战资格,但这看似不经意的主客场两轮次资格赛比赛,却大大压缩了米兰球员本来就极度短暂的休整日期。是选择继续孤身作战,还是广泛寻求盟友,米兰,无疑也面临着一个难以回避的决断。毕竟这是一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毕竟这是一个政治至上主宰一切的天地,政府在相关政策上给予的支持对于俱乐部的长远建设和运作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