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问
(2023-10-17 21:20:05)分类: 感触*经历*心理 |
人生之问
从人生全局和人的一生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综合,以此构成一套系统的人生理念、方法、途径和原则等,使自己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现实面前,澄怀观道悟人生,修身为本重做人,跳出梦幻泡影般的俗世苦海,做到混迹尘中、高视物外,知行合一、物我两忘,使人生实践始终体现人生科学性和人生艺术性。”
比如,“看待人生应该有‘三只眼’,普通人的肉眼、哲人的慧眼、历史老人的法眼。”比如,“平庸的人有一条命,叫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叫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是性命、生命和使命。”比如,“一个人的眼光有多远,他的人生就能走多远。”比如,“人生就在选择与坚守之间。人怎么活都是一辈子,与其活得渺小卑微,不如活得平凡伟大;与其让生命生锈,不如让生命发光;与其让日子过得暮气沉沉,不如让自己脱俗高尚;与其让人生腐朽,不如让人生挺拔”等等,可谓神采飞扬,昂扬向上,耐人寻味。
诚如孙南京在《人生之问》封底上强调的三句话:“站在自己一时一事得失点上看人生,这个人不是俗人也离俗人不远了;站在自己未来生死临界点上看人生,这个人不是哲人也离哲人不远了;站在人类历史长河制高点山看人生,这个人不是伟人也离伟人不远了。”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时,何时锁眉头?
问时间情为何物,执教人生死相许?
为问东方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问公何事? 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人的修为达到这样的状态,觉无觉,知无知,神归舍,静固态;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个就是答案。
这五句话是佛教修行的核心思想,也是开悟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修行,我们可以逐渐认识和体验到自性的本质,从而达到开悟的境界。这就是慧能得到的答案。
自性清净:指心灵清净、平和、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也不被内心的烦恼所困扰。
自性不生不灭:指自性不会生灭,即心灵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
自性具足:指自性具备一切功德和智慧,不需要依靠外界的因素来成就自己。
自性不动摇:指每个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平和、坚定、不动摇的,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自性能生万法:指自性能够生出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世间万物和心灵境界。
而我们的人生之问,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一直都是自己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