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报告 |
http://images.joyo.com/k/kafuka_030918_lll1_02.gif |
http://images.joyo.com/k/kafuka_030918_lll1_05.gif |
http://images.joyo.com/k/kafuka_030918_lll1_08.gif |
“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卡夫卡
《海边的卡夫卡》,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卡夫卡这个名字。从此,脑海中的卡夫卡便带着浩瀚无垠的幻想冲击着我的世界。“意识流”,这个词对于我,像是一座没有尽头的旷野,无数的思想在这里疯狂的奔跑、寂寞的驻足。我像是刚出生的婴儿,带着懵懂的眼睛,看着他这么孤单却又真诚地活在他的世界中。
"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一个性格里带着怯弱、内心却渴望独立的他,选择了用写作来从现实的世界里抽离,去构筑他的内心城堡。
《判决》是他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事结尾这样写道:“他已经抓牢了栏杆,就像一个饥饿的人牢牢地抓着食物,…松开手落了下去。"看到这里时,终于了解故事里春光明媚的上午为何会有这样阴暗压抑的氛围。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简单到结局发生时你还全然不知。故事平静的叙述到结尾,像极了主人公格奥尔德·本德曼的冷漠态度。即使是在父亲判决儿子“投河淹死”时,这个故事也没有波澜。简单的让人感觉不到他在叙述一个带着死亡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明媚的上午格奥尔德·本德曼写完给朋友的信,然后去看望他的父亲。父亲把对他的不满全部倾泻出来,他解释了很久没有效果后他顶了一句,父亲便判他“投河淹死”,他也真的投河自尽了。
前一部分叙述他和他的朋友之间的事情,用文章中的一据话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男人和一个无关紧要的女人”,他把他的朋友视为可有可无的存在,性格里透出的是平淡和冷漠。他的冷漠此时已把明媚的春光扫得荡然无存。
后一部分写道他进入他父亲的房间去看望他。但他却没想到会招来父亲的数落,他像孝顺的儿子一样安静的接受并一再的解释。而父亲却说他的朋友正是他的同盟,并且侮辱他的未婚妻……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并顶了父亲……
在其中有一个细节是当他把他抬到床上的时候,父亲一直在玩弄他脖子上的项链,他惶恐地快速把父亲放在了床上。这个细节描写得很精彩,将父权的控制欲写得淋漓尽致。
冷漠、平淡的性格让他与世界的一切都变得疏离。最终他选择了最简单最激烈的方式解脱自己……
故事带着不确定的主题,给了我一个无限的遐想空间。
卡夫卡的世界,一个在狭缝里的世界,一个从狭小的空间里释放无限的可能的世界。
19世纪沉睡中的幻想被弗朗茨·卡夫卡突然唤醒了。卡夫卡取得了后来超现实主义者提倡但他们自己从未真正取得过的成就:梦幻和真实的融合。实际上,这是小说由来已久的美学抱负,诺瓦利斯曾暗示过,但它的实现却需要一种特殊的、一个世纪以后惟有卡夫卡才发现的炼金术。卡夫卡的巨大贡献并不全在于他跨出了历史发展中决定性的一步,更为重要的是,他出人意外地打开了一扇门,让人们看到在小说这块场地上幻想能像在梦中一样爆炸,小说能够从看似难以摆脱的逼真性要求中解放出来。 --米兰·昆德拉
——冯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