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部寄生的蠕形螨

(2014-12-18 09:53:42)
标签:

杂谈

面部寄生的蠕形螨

可怕:所有人面部都寄居着蠕形螨虫

2014-12-17 祥云彩虹男士焕颜整形中心

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显微等级的螨虫寄居在人类面部,100%人类面部都存在着这些微型生物,它们生长在面部毛囊之中。人类面部寄居着两种螨虫——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

这些蠕形螨主要生活在人类毛囊之中,吞食毛囊分泌的油脂。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生梅根-索梅斯(Megan Thoemmes)指出,它们是非常可怕的小家伙,长着8个短小的腿部,活动时颇似在油脂中游动。对29位志愿者进行DNA测试,100%志愿者面部存在着蠕形螨DNA。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上。

科学家并不清楚这些螨虫是如何扩散至人类面部,一种解释理论是在给婴儿喂奶时从母亲身体传播至婴儿面部。另外很可能这些蠕形螨是在夜晚爬到人类的面部,因为当时光线较暗。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昆虫学助理副教授米歇尔-特劳特温(Michelle Trautwein)说:“蠕形螨很可能与人类生存很长时间,当早期人类离开非洲大陆就寄居在人类面部。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追溯早期人类迁徙路径,知道是否蠕形螨DNA能够映射人类进化史。”

最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人类身体上如何产生蠕形螨,这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或许这些螨虫是一种典型的共同进化模式,很可能伴随每一种哺乳动物的进化,都将存在着其独特的螨虫物种。

蠕形螨,又称毛囊虫,毛囊螨,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毛囊和皮脂腺,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寄生在人体的蠕形螨有两种,一种是毛囊蠕形螨,寄生在毛囊;一种是皮脂腺蠕形螨,寄生在皮质腺,两种蠕形螨可在同一个人身上寄生。这种人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寄生在人体的毛囊虫引起的慢性炎症叫蠕形螨病,临床表现为面部,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的红斑,丘疹,脓疱,结痂,脱屑。

人蠕形螨虫体分长短两种,毛囊蠕形螨长,皮脂蠕形螨短。蠕形螨常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多见于鼻部,颊部等,严重者可侵及眼睑,口周甚至全面部。少数可侵及头皮,肩,胸,背部。毛囊螨寄生在毛囊深处,皮脂螨寄生在皮质腺。

临床表现

人蠕形螨常寄居在正常人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一般没有症状。如宿主的皮脂分泌增多或寄生的虫体多,使皮脂腺肿胀增生,加之虫体的代谢产物和死虫崩解物的刺激,可使局部产生炎症反应,有时再继发细菌感染,使炎症反应加重。

初发时局部皮肤轻度潮红,以后红斑逐渐明显,持久不退,由鼻尖蔓延至鼻翼,额,面颊,甚至扩展到胸,背,头皮等处,在红斑上逐渐出现丘疹,脓疱,结痂,脱屑。日久,鼻部皮肤逐渐增厚,毛囊口扩张,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持久性红斑,临床表现为寻常痤疮或酒渣鼻的表现。有的病例鼻部皮肤正常,仅口周或口角出现红斑,丘疹,脱屑。个别人可出现眼睑炎或头皮脱屑的现象。临床上,蠕形螨病有七种类型:酒渣鼻型,痤疮型,脓疱型,色素沉着型,糠疹型,花斑癣型,粟粒脓疱型。

诊断

凡面部多油,出现持久性红斑、丘疹、脓疱、结痂、脱屑,或表现为毛囊性栓塞,毛细血管扩张,伴有细薄的白色或脂性鳞屑,或是在红斑脓疱的基础上伴有干性脱屑,均应考虑蠕形螨病的可能。如能检查到毛囊虫,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蠕形螨病需与寻常痤疮、酒渣鼻样结核疹、脂溢性皮炎和口周皮炎等鉴别诊断。

治疗

注意面部的清洁工作,不用公用毛巾、脸盆等。

目前尚无满意的杀死毛囊虫成虫,幼虫及虫卵的药物。可以使用一下药物:

1.甲硝唑片,每日三次,十五天为一个疗程。停药两周后再用第二个疗程。

2.有继发感染者,可以给予米诺环素,每日2次,15天为一个疗程,或用红霉素,每日3次。

3.外用药在保持面部清洁的基础上,可以给予过氧苯甲酰,硫磺或甲硝唑等。

祥云彩虹男士焕颜整形中心是专业的三级医疗机构,可以为大家提供清螨祛痘洁肤服务,让你的魅力如初!

电话面部寄生的蠕形螨13910842302

地址丰台区马家堡路69号祥云京城皮肤病医院东楼三楼皮肤感染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