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从性、病毒载量(VL)及吸毒、耐药之间的关系
白桦转自:《Niche For HIV》
谈耐药之前,我们要理解病毒的变异。HIV一天在体内复制几十亿个同类(治疗之前),但因为数量庞大加上它本身很懒散,不会兢兢业业地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后代,经常缺胳膊少腿,我们管这种后代叫“变异株mutants”(变异就是病毒RNA上特定部分的很小改变)。如果你没有服药,这些变异无关紧要,它们不会变得更凶猛,也不会进化成耐药毒株,因为这属于放养型,叫wild
types。问题是你服药后,在药物攻击下有耐药性的病毒就能存活下去,一旦这种病毒大肆复制后,我们称之为耐药。
ARV(抗病毒疗法)的原理不是杀死病毒,而是抑制病毒复制,因为H寿命只有1.5天,遏制它们复制很快数量就会骤减。我们每天吃药就是为了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只要治疗成功,我们可以完全控制病毒复制。但人体在不断代谢,药物浓度会慢慢下降,低于抑制病毒复制的最低浓度线,病毒就会抓住这一空档兴风作浪。这也是依从性的重要性——你需要按时、按量服药,通过服药补充体内药物的浓度。依从性至少要达到多少才算及格?至少95%以上,也就是说100天你最多只能有5天的失误(失误包括错服、漏服、晚服),但是你不能说我连着5天不吃药,其他95天都按时按量吃,那还不是95%。错!连着3天断药就很危险。这个数字会让人心存侥幸。有的药物种类只要一次关键的变异就会全盘皆输,比如NNTRIs(包括施多宁和奈韦拉平).如果变异是K103N,哪怕你现在服用的是施多宁,那奈韦拉平也跟着遭殃,你差不多就只有放弃NNTRIs去申请克立芝之类的蛋白酶抑制剂(PIs)。总之,依从性越完美越好,因为大家都输不起。那晚服呢?人体在不断代谢,体内浓度就像一个曲线在下降,偶尔晚服一小时左右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晚了好几个小时,就应该补服药物,不让病毒有更多时间。虽然补服会在下次吃药时药物浓度过高,但这一般只会加大副作用而已,远没有耐药的后果严重。谁让你忘了呢?
第一节说了耐药的基本原理。如何得知是否耐药?在国外有耐药检测,大体分为两种:基因测试和表型测试。前者是抽血后分析病毒变异点。比如发现K103N,尽量不会让你使用NNTRIs药物;后者是用药物来测试试管中的病毒,比如对施多宁没有反应,就说明病毒对施多宁可能耐药。前者价格是350美元,后者则高达1000美元左右,高昂的成本就是耐药测试无法在欠发达国家推广的原因。两种测试准确性差不多,但有时候结果还互相矛盾,这需要医生判断了。
耐药测试用于两种情况:1.服药之前;2.治疗失败。
一旦病毒对某个药物耐药就是终身性。耐药测试的前提是VL(病毒载量)达到一定的量,否则测试不了,准确性也低(白桦注:通常抗病毒治疗后病载低于1000很难检测出是否耐药)。美国新发感染者里有7-19%体内有耐药毒株,但是中国的数据我还不清楚。我建议是现在服药的要好好保持依从性,你的组合可以吃很多年,或许几年后中国也能普及耐药测试,等你换药时能够提供参考。没服药的朋友,要使用安全套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耐药株。有人肯定急了:“没有耐药测试,我怎么知道是否耐药?”没服药的无法得知,服药的就看VL。当你启动治疗后,VL会在2-6个月内降到无法探测,
如果你保持极佳的依从性,VL可以一年检测两次。
当某年你的VL突然高起来,有两种原因:
1.blips现象,这是暂时性,你不用担心;2.耐药。出现Blips的时候,VL通常在500以下,也有高达2000的,你不用换药它也会自己消失。
怎么区分Blips和耐药?1.评估依从性;2.看VL数值;3.短时间内再测。比如你服药3年,依从性极佳,这次的VL是240,很可能这就是blips。
如果你服药1年,依从性不好,VL是4000,更多就考虑耐药了。VL是判断是否耐药的标准,就像HIV测试是判断是否感染HIV的标准一样,CD4的下降最多叫“迹象”,如果一直降低,可以考虑VL测试。
我们已经知道保持一定的药物浓度是避免耐药发生的原理,但有哪些干扰因素?主要是三点:依从性、吸收和药物交叉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耐药是依从性问题,也就是说保持极佳的依从性是防止耐药最重要、最主要的手段。简单说说消化吸收和药物交叉作用(很多国外资料说耐药时不提这两点,一是复杂二是依从性太重要)。
消化吸收:如果药物不能正确被身体吸收,药物浓度也会出现偏差,说个典型的:呕吐。服药后呕吐可能会吐出部分药物,因此半小时内呕吐需要补服(超过半小时就没什么必要了)。整个消化吸收系统和药物吸收有关,肠道疾病,比如长期腹泻等,需要尽早治疗和保养,这都可能成为影响药物浓度的因素。
药物交叉:最常见的药物交叉作用和肝脏有关:某些药和ARV(抗病毒治疗)共用肝酶,可能加速或减慢ARV的代谢,比如需要24小时补服的药物16个小时浓度就不够了。与ARV有交叉作用的常见药物:以"
唑"结尾的抗真菌药物,
西米替丁(治疗胃溃疡的抗酸药),某些治疗癫痫药物(酰胺咪嗪)。抗生素总体上比较安全,但克拉霉素不能和施多宁合用。药物种类复杂,听传染病医生的建议总是没错的。中药和ARV的交叉作用非常不明确,建议谨慎服用中药。ARV同样对其他药物有影响。某些药物剂量控制很严格,多吃一点要命,少吃一点又无效,比如控制心率的药物,更要慎之又慎。这太专业,肯定不是病人能掌握的,更多是医生的职责。国外有专门的相关药物数据库,有需要的可以去看看。药物交叉作用还包括毒品和食物。某些ARV对食物有严格要求(目前在中国的ARV对食物没什么绝对的限制),但有些细节,比如施多宁要空腹降低副作用;克利芝最好在饭后服用有利于吸收。总之,看药瓶后面的说明。
最后说毒品。先不说毒品对免疫力和身体的破坏,毒品也会和ARV产生交叉作用,更严重的是毒品往往导致药物的漏服、错服和晚服,百害无一利。
当你开始治疗后,你有几个问题必须向医生问清楚,而不是找微博或者其他感染者咨询:
1.药物如何服用,一天一片还是一天两片?
2.服用间隔时间,是24小时还是12小时?
3.是空腹(空腹指饭前1小时或者饭后2小时)还是饭后服用?
4.是否有其他特别要求。我说过依从性的重要性,那么什么原因造成人们漏服?
根据Adult
AIDS Clinical Trial Group
Study的研究,表明:忘记服药(66%,排名第一)、出门在外(57%)、忙着做事(53%)、提前睡觉/睡过头(40%)、有时候不方便服药(40%)、想避免副作用(24%)、感到抑郁或不知所措(18%)、服用药片太多(14%)、不想别人发现吃药(14%)、认为药物有毒或有害(12%)。对感染者来说,可以依照上述材料先评估自己可能漏服的原因,然后找出对策,比如你感到抑郁不想吃药,就先解决好抑郁的问题,如果不方便服药,就买药盒,等等。
最后是提高依从性的一些小贴士:
1.服药前,先用维生素片实验一个月,看看自己能否坚持,如果漏服,找寻原因是什么。
2.用小药盒装药物,离家前一定要确认是否携带。
3.一天中有的事是你必须要做的,比如:刷牙,把服药时间安排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条件反射的作用。
4.用闹钟,比如手表的、手机的都可以。
5.如果独居,把药瓶放在醒目的地方。
6.如果你的家人或者男朋友知道你服药了,请在服药后的半年内让他们监督你的每次服药,这是直接观察疗法(DOT),根据国外研究,这能直接提高患者依从性。
7.寻找其他服药的感染者,大家相互提醒。
8.每天服药后在日历上做一个记号。
8.如果你已经有过漏服,请仔细想想原因。
另外千万不能私自停药,无论是因为抑郁还是觉得副作用严重,停药前一定寻求医生的帮助。祝大家身体健康!
白桦林全国联盟—一群向上生长着的人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