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一患者因“蜥蜴脸”起诉县疾控中心
曹县一艾滋病患者艾娃认为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县疾控中心)在提供免费治疗时,未及时更换药物“司他夫定(D4T)”,导致自己脸部脂肪流失,变成可怕的“蜥蜴脸”,被单位辞退且难以再就业,于
10月12日到曹县法院立案起诉,要求县疾控中心赔偿工资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12万余元,且不排除随时增加诉讼请求的可能。据悉,这是我国首个艾滋病患者因“司他夫定”用药不当状告疾控中心的案例。
艾娃:脸部脂肪流失改变了我的生活
艾娃原是曹县一普通农民,从1998年开始在广东打工,
2005年8月4月被确诊为艾滋病毒(HIV)携带者,同月25日开始在县疾控中心免费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负责医生给她安排了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三联疗法。从2007年年初开始,艾娃的脸部皮下脂肪逐渐流失。“当时负责医生没有告知D4T
副作用的严重性,药物说明书太长我也没细看,所以我并不清楚这很可能是D4T
所致。”艾娃说,“但是2007年八九月份,我的脸部脂肪流失已经很明显了。去县疾控中心检查拿药时,我跟负责医生讲过这个情况,医生也见到了我本人,但没有引起重视。后来我的脂肪流失越来越严重,体重从56公斤降至45公斤,但负责医生仍然没给我换药。”
2007年6月,艾娃被单位辞退。“我一直在企业做采购工作,脸部和身体瘦得很病态,已经影响到与客户打交道。哪个单位愿意用一个看起来明显有病的人呢?!”
之后她面试了多家单位,均因病态的瘦被婉拒。“ 如果治疗得当,很多艾滋病患者在前几年并不会出现外形上的明显变化,入职体检也不查HIV
这一项。”艾娃说,她曾经回过老家,也因为相貌和疾病遭受歧视,不得已重回广东中山,靠在那里打工的丈夫的微薄收入生活。
2008
年夏天,艾娃前往广东省HIV 定点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脂肪流失,医生说需要换掉 D4T
。鉴于当时国内HIV免费治疗关系必须与户籍挂钩,艾娃于
2008年底把广州医生的意见转告了自己在曹县的负责医生。2009年1月份,负责医生才把 D4T 换成了齐多夫定(AZT)。
这时艾娃的脸型已经发生很大改变,狰狞可怕。由于脂肪流失具有不可逆性,她的脸无法自然恢复,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曾经自杀过。”艾娃激动地说。
由于与县疾控中心未能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艾娃遂起诉至法院。
县疾控中心:免费治疗有种种现实局限
针对艾娃反映的情况,县疾控中心法定代表人徐先生答复说,D4T
确实有导致脂肪代谢异常的副作用,但该中心在治疗艾娃的过程中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徐先生解释,我国于
2003年开始对艾滋病人实施免费治疗,但具体的治疗方案直到2005年4月才出台,其中一线(首选)方案只有一个药物组合,就是开始给艾娃实施的那个;二线方案也只有一个药物组合,是把一线方案中的D4T
换成了AZT
,也就是后来给艾娃更换的那个。“我们也是按规定用药。当时只有两个方案,除了极特殊的情况,不能一开始就采用二线方案,因为一旦二线方案出现耐药性,当时就没有其他免费方案可以替换了。是药三分毒,要权衡利弊,先保命要紧。事实证明,对艾娃的治疗总体效果是好的。
“对于艾娃反映没有及时换药的事,是不存在的。我们的医生遵照规定每三个月随访一次。但她2007年就去广东打工了,我们只能进行电话随访,她当时并没有说到脸部脂肪流失的事。直到她2008年11月25号回来与医生见了面,经本人要求、专家组讨论并报上级批准,医生才于2009年1月给她换了药。
“ D4T
的副作用,也有一个逐渐发现的过程。刚开始国家之所以会将它列入一线方案,肯定是对它的副作用认识不足,后来随着使用和研究的逐步深入,才意识到要将它换掉。世界卫生组织是2009年11月30日才发表指导意见要求将D4T
淘汰。现在上级配发给我们的D4T 确实在减少,我们也在控制它的使用。
“如果艾娃坚持认为我们有医疗过错,应该去进行医疗鉴定。是否进行赔偿,我们尊重法院的判决结果。”
公益人士:国家2007年就将 D4T
剔除出首选治疗方案
广东省的刘杰是一个关注艾滋病人十几年的公益人士,对艾娃的案件提供了一些专业意见。他向记者介绍了D4T
的相关知识,并认为县疾控中心的解释并非无懈可击。
刘杰说,全国通用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指南)》(下称《指南》)第一版出台于2004年12月,其中已经指出D4T
的不良反应为“导致脂肪代谢异常”、“脸颊皮下脂肪缺失”,要求医生对患者的体型改变进行咨询,如果“临床诊断可疑,病人应转诊到上级医生或医院进行评估及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副作用,要进行药物调整。《指南》第二版出台于
2007年12月,更明确了D4T
的严重副作用,将其剔除出首选治疗方案,只作为替代药物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虽然在2009年11月30日发表指导意见时要求逐步淘汰D4T
,其实在更早的2006 年版指南中就提出过类似要求。其前言部分第二点要求,所有服用D4T 的患者,只要有D4T
相关的毒性(即使没有治疗失败的迹象),也要换成不包含D4T的组合。第21页上说:世卫组织考虑到减少或避免D4T
可预见的毒性的危害,认为开始淘汰该药是重要的。这些意见都出台于艾娃服用D4T 出现严重后果以前。
“据我了解,目前还有个别地区为了将之前发放的D4T
用完,继续将其作为首选药物,只是比较‘狡猾’地缩短了使用时间。我希望通过此案,让更多的人警惕到这一点。”
艾娃认为,患者即使了解D4T
的副作用,也不一定清楚其严重性,而医生应该是最清楚的。在她反映自己瘦得厉害时,医生应该意识到这很可能是D4T
的副作用,及时让她去检查确认并采取换药措施。结果医生却出于免费用药有限和D4T
比较便宜等考虑,不顾及它可能带给患者的巨大痛苦,迟迟没有换药,导致自己服用D4T 长达3年多,脂肪流失异常严重。
代理艾娃案件的山东天宇人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书庆说,虽然本案在中国尚属首例,但也属于广义的医疗事故案范畴,理应由被告就其医疗行为的正当性进行举证。“免费治疗是好事,但好事更要办好,不能因为是免费的午餐,就敷衍了事。这既是医疗机构的职责,也是将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的应有之义。”
山东法制报记者 苏兴敏
中国彩虹健康中心
你好志愿者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