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像做新闻一样做简历

(2012-06-12 23:04:29)
标签:

杂谈

本人从事新闻行业工作多年,最近在报社负责招聘一些记者。每天在邮箱里查收几百封邮件,然而一天辛苦下来,虽累的两眼发胀腰酸背痛,却依然很难在大浪之后淘到满意的金子。

这并不能说这每天几百个投简历的人全都是“沙子”,实则是许多人的简历无法打动我的心。因为我一直认为:作为做新闻的人来说,如果连一份简历都做不好,他也就无法做好新闻。因为做新闻与做简历实在有太多相似之处。

做标题一样做邮件主题

学新闻的人都知道,标题是新闻之眼,要想吸引别人看新闻内容,就必须将标题做得够吸引人。当前由于信息量过大,新闻媒体竞争激烈,有人甚至说读报时代已经过渡到了读题时代。因此制作好的标题是写好新闻的关键所在。

同样,在经济危机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纷纷加入找工作的潮流中。往往一个工作岗位,会有成百上千的人去竞争。而招聘的人往往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那么多闲情去将所有的简历一一浏览。所以,如何在邮件主题中突出自己显得非常重要。

如何将自己的邮件主题做得与众不同呢?这就像做新闻标题一样,将新闻内容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提出来。如:若你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你就可以在邮件主题中写明“XX大学生XXX应聘XX职位”;如果你没有这么好的出身,也没关系,找找自己其它的特色,如研究生学历、以往好的工作经历等。比如你若要应聘新浪的编辑,刚好你有在搜狐工作的经历,你就可以在邮件主题中写明“搜狐编辑应聘新浪XX职位”……这样一下子就能抓住招聘人的眼球,对你的简历青睐有加。

写导语一样写邮件正文

导语,顾名思义,引导之语,在读者读完标题之后,能不能吸引他更进一步看文章的内容,就主要看导语能否写得引人入胜抓人眼球了。

很多人会在邮件的正文写求职信,这算是引导的一个方式之一。但是这其中有太多的人都习惯讲套话,一开篇就是“敬爱的XX非常感谢XXX祝福XXX”等之类的语言,这些客气话确实能说明你对该单位的人敬重有加,但是这是在招聘,是展示你能力的时候,如果整篇文章都在说这些,谁会看上你呢?这些话只要是会上网的,能用CTRL+C和CTRL+V的人都会说。

所以如果要写求职信,也一定要另辟蹊径,拿出与众不同的本事来。可以在正文中写自己的亮点,也可以写自己对心仪单位的有力建议。如果你能像某大学生在一封邮件中点出微软几个漏洞来一样,在开篇中就能给招聘单位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来,也许他不看你的简历便会拍板要你。

写新闻主体一样写简历

好的新闻主体贵在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形式新颖,因此,做简历也应该做到这些。

结构清晰。简历一定要让人感觉很干净舒服,让人一看就知道整份简历包括哪些内容。一般情况下,都会包含应聘者姓名年龄性别毕业院校等基本信息以及供人参考的工作经验、自我评价等。我在看简历时,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像用文本文档写长篇小说一样写他的简历,我瞪大了我1.5视力的眼睛,找了半天还不知道该人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不知道应聘的人毕业于哪个学校学的什么专业。不要说我有性别歧视,许多单位对性别都有要求,比如做服务行业的大多都喜欢找女性,而苦力行业大多愿意要男性。因此,简历中的内容一定要有个清晰的结构,便于招聘人一览无余。

主次分明。文章贵在主次要分明,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简历的正文也一样,如果你觉得你某份工作的经验对你应聘现在的职位特别有帮助,可以将这个经历详细地介绍一番,包括你在该单位的职位、所做的事情、业绩、经验、教训等全部列出来,这样别人就会很乐意在这个地方停留下来,好好研究你的这番经验对他们的工作是否有帮助。试想,如果正文的自我评价与工作经验占据同样的字数,一般的招聘者都会认为这位投简历的老兄审美观可能存在问题,因此这样的简历很容易被埋没。

形式新颖。小新闻一般都追求形式朴实,但专题新闻就会要求版面活泼生动,最好能有表格、花边、小贴士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其实,一般情况下,简历也要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最简单的也就是最美丽的。不过,有一些人实在有太强的艺术细胞,可以将自己的简历设计得鹤立鸡群,这样对于看久了普通简历的招聘人来说,实在是一种视觉冲击,因此会对你的简历格外注意。如果你刚好是应聘设计或艺术总监职位的话,那这个就更加重要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该动作危险系数较高,对于那些不会玩花样的人最好不要轻易模仿。

不要有多余的内容

很多媒体算稿费都是按照字数来计算,因此有一些记者为了多拿稿费,往往会在原来只要写500字的稿子中注水,硬生生地凑成了1000字。但报社编辑也不是吃素的,这时候他们往往就会拿鼠标一扫,然后按下Delete键,删掉不该要的东西,有时候甚至直接把该稿给毙掉。

简历也是一样,注水的内容一概不要,堆砌所有的工作经历对你没有多大的帮助。在我收的简历当中,有时会看到一些朋友将之前的所有工作经历全部写上,其实有些经历如果对你找这份工作如果没有任何帮助的话,你写上它只会增加招聘人的视觉疲劳。比如你若要去应聘设计师,如果你将大学在饭馆里扫地的经历与之前三四份做设计的经验列举在一起,完全就是累赘,不但减少了那三四份经历“出镜”的机会,还很有可能让招聘人忽略重要的内容。

贴张靓照

在新闻中,有新闻图片比没有新闻图片的版面会更好看一些。同样,如果你在简历当中粘贴上一张靓照,也会让看惯了文字的招聘人员眼前一亮,如果你的照片刚好又属于阳光、漂亮(或帅气)、富有朝气或者很符合招聘人员的口味,那恭喜你,你命中的几率又比别人高了一点。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靓照不一定是漂亮的照片,只要它能代表你独特的气质、独特的魅力即可。另外,贴靓照一定不要太过分,千万不要把简历当作你的相册,把生活照、艺术照、婚纱照啥的全都粘贴上。虽然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招聘人员是招人才,不是招美女或帅哥,美丽、帅气只能给你加分,不能成为你的直接敲门砖。

注意细节

一篇通顺的文章绝对不允许出现语病和错别字,同样,一份好的简历也不能出现细节上的差错。关于细节,有个一颗铁钉灭亡了国家的故事最能说明,故事内容大致为:丢掉一只铁钉就会丢掉一个蹄铁,丢掉一个蹄铁可能失去一个马蹄,丢掉一个马蹄可能失掉一匹战马,丢掉一匹战马可能会丢掉一个将军,丢掉一个将军可能就失去一场战争,由于这场战争非常关键,丢掉一场战争就失掉一个国家。一个小铁钉的问题,由于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灭亡。

我在看简历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有人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写错,如明明有些人最后一份工作是在2009年,但他们会把时间写在2008年,这样的硬伤很容易给招聘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上次还有一个人来报社填写笔试时间的时候,居然填上了自己的生日。

另外,还经常看见一些邮件明明正文写着请见附件,但我找了半天,也没看到附件里有文件。

其他几点建议

1、简历的经历中最好能突出你的职业规划。如果你想做一名市场销售经理,你可以将你在大学里卖报的经历写上,至于那些文笔优美、曾在什么网络公司做过编辑的经历最好一笔带过甚至可以不写。

我在看一些应聘记者的简历时,曾发现有人第一份工作做的是电影报道,第二份工作做的是广播电视报道,第三份工作做的是娱乐,第四份工作又去电视台做编剧,第五份工作便来应聘我们的健康类报纸,我问她做的怎么都不是一个行业,她回答我“我做的都是媒体”,想想媒体多大的范围,如果不在一个行业里好好积累资源和经验,那你与刚入门的又有多大差别呢?事实上,在我看来,这个应聘的人跟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确实没有二样。

2、为招聘的人多考虑下,为你进入该单位增添一分保障。由于大多数人投简历都习惯用附件添加,这就导致招聘的人每天都要不断地下载、打开、保存简历,如果你能在邮件正文粘贴一份你的简历,这样就可以方便招聘人一目了然,同时你最好还在附件附上一份简历,因为如果他看中了你,就可以直接将附件下载保存,就免掉了打开这个环节了。

3、为不同单位设计不同的简历。投简历的时候最忌海投,我见过几位同学,在将简历发送给我们单位的同时,还抄送给其他很多单位,这种漫天撒网式的海投是很难捞到鱼的。因为海里鲨鱼、鲸鱼、小鱼各种鱼都有,你要想捞到自己中意的鱼,就应该设计不同的网。投简历也一样,如果你想做健康行业,你就应该将你之前从事的所有与健康有关的经历写上,至于那些与健康无关的经历最好少写或者不写。另外,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会注明应聘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你可以相对应地将自己实际拥有的能力突出地写出来,与这些无关的东西就可以省略掉。

不过,写上的这些能力一定要是真实的,如果弄虚作假终究不会长远。这就像相亲一样,第一次相亲的时候你告诉人家你是博士生、家产上亿,也许能马上钓到心仪人,但到岗后一起要过日子了,所有的谎言就会全部露底。这时不但要面临“离婚”,还会受到周边人的信誉指责,为自己“再婚”制造更多的麻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