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一周年
(2008-08-26 09:48:05)
标签:
奥运假洋鬼子中国兵器集团动宾短语北京杂谈 |
今天是8月26号,去年的今天,我坐火车从家乡来到北京。
今天无疑是个重要的日子。
北京也无非是这样。
前些天看到几篇文章,说奥运会后北京房价还会涨云云,其原因写得倒有些意思:北京这个地方,普通人会以在这里有一套房子而感到莫大的光荣。
后来,我向业内人士地产大鳄管君请教,回答是地产商的托,房价只会降不会升。
幸喜的是,奥运会终于结束了。
一起奥运,一起联想。这是一句广告,似乎也向我暗示,联想和奥运一样,都会给人带来不少麻烦。
奥运就够麻烦。至少在单位楼下就设了个关卡,每次进来必须要凭出入证,如果哪一天忘了带,那就要交身份证,登记。
最近写了篇联想的稿子。对于这些大企业,出于慎重,按惯例我会把写完的东西发给他们去看一下,免得搞出错来。
但这次联想的却特别麻烦。那个人力经理极为仔细,不是提一点这个,就是提一点那个。开始我拟的标题是《XXXX,十万简历觅英才》(联想一年会收到十万份学生简历),她说这个标题不吸引人,她说她问了她的实习生,实习生的感觉也还是不吸引人,于是她把这个题目改为《XXXX,梦开始的地方》,我起先想的是以创新为旗帜的联想,还真不怕俗,去百度中搜什么什么梦开始的地方,怕有一百万个结果吧。
念了两遍题目,又发觉她这个题目似乎是个病句。因为什么什么的地方,逗号前面总要是个名词吧,比如,《北京,梦开始的地方》,比如《中国北京,开奥运会的地方》。但她这个题目,前面XXXX竟是个动宾短语!
除了标题,内容改动也不少。文章是以第一人称访谈形式写的。她拿出其中一处直接引语说:这里你写了“我认为”,不能这样写,因为这是我们公司的观点,不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心里好笑,很想问一句:你们公司这样认为的,难道你就不是这样认为的吗?——当然我没有问。我把文中的“我认为”改成“我们认为”。
以上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的就令人难以理解了。其中有一句:“70%是经验的积累”,她把经验勾出来,改成“70%是experience的积累”。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专门讨伐过这种现象,十分反感。有什么涵义,博大精深的中文还表达不了,非得用英文去表达呢?
我十分赞成鲁迅先生把这些中文夹英文的人称为“假洋鬼子”。杨澜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精辟。假洋鬼子至少有以下两种心理:媚外心理,觉得整几句英文就有身份,只说中文就丢身份。自炫心理,觉得自己懂几句英文,就是与“国际”接轨,就是比别人强。
不管是媚外还是自炫,都是心理不太健康的表现,因为其归根结底是自卑。
好了,这个话题就写这么多吧。开始怀疑过我自己,后来想想采访过的企业也不少了,也没有这么“厉害”的啊。
既然写到这了,把近几个月采访过的企业列一列吧,就当是个总结:
新浪(做网站的,博客频道比较有名)
华旗爱国者(卖MP3的,后来进去才知道,MP4、MP5、移动电视,只要是电子产品,几乎什么都卖)
三一集团(一个造大型机械的上市公司)
一汽丰田(卖汽车的)
索爱普天(卖手机的)
恒盛(房地产开发商)
中国外运集团(国内外运输物流公司)
东方般若(投资理财公司)
IBM(与电脑相关的都卖)
联想(卖电脑的)
航天信息公司(保密)
雀巢(卖咖啡的,现在也卖水,卖牛奶,等等)
中国兵器集团(军工企业,产飞机大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