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同届朋友笔下的工作报告,录以备考

(2007-11-02 20:07:06)
标签:

文学/原创

 “三秋”工作心得

我来XX团已经两个月了,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到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从当初的志高远大、意气风发到如今的谦虚谨慎、务实奋进,内心世界经历了一番颇为曲折的心路历程。和其他人一样,从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到基层的单一闭塞,听说着大学同学如今在某某大都市谋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自己曾经动摇过、彷徨过、苦闷过,特别是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我就扪心自问:我该不该留在这里?这里属于我心中的人生吗?后来,在连队的日子里,在“三秋”的工作中,我时时用眼观察、用心思考,慢慢的,一颗躁动的心趋于平静和理智。当看到团里领导多次抽出时间专程来看望我们,连队领导整日嘘寒问暖关心我们,还有那职工们一双双真诚的眼睛在企盼我们,我感动了,目标明确了,理想与现实也找到结合点了。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无论是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品格,还是积累工作经验,我都认为,在团场工作无疑是人生一个好的开端,成功的起点,也必将成为难忘而弥足珍贵的人生回忆。如今,我意志坚定、满怀信心,揣着“誓与XX团共荣辱”的决心,踏实地做好领导交给我的每项任务,在XX团留下自己青春的足迹,奏响人生的美丽篇章!

两个月的时间,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我和连队领导业务一起工作的日子。我看到了一支团结、友爱、充满战斗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基层领导班子。在凌晨七点、在晚上十一点,我们全体连队领导业务不畏寒冷,不顾个人事务,聚在简易的小房子里,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的讨论、决策中,会议一般开的较久,但大家的工作状态却时刻被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环境氛围所鼓舞着,丝毫不感到疲惫。尤其是连长和书记,担负着全连的生产、管理工作,更是尽心尽责、一丝不苟。他们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其忘我工作的精神令人感到可敬、可佩。对待我们,宛如对待他们的亲人一般,悉心关照我们的生活,教会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家,这个温馨而又遥远的感觉如今又回到了我身边,环绕在周围,体现在每一小事上,幸福的感觉时时溢上心头。

在连队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先是在棉场工作,负责棉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初来乍到,不知工作如何开展,是薛书记的耐心指导,使我对工作逐渐有了深入、理性的认识。对于棉场的各项制度,我首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然后,和棉场的警卫一道,每天做好来往车辆的检查登记工作,严防“三丝”及香烟火种进入场内,同时,做好日常落地花的捡拾工作,并经常性检查灭火设施,着重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每逢阴天下雨,就及时动员并协助职工盖好帐篷。雨过天晴,则号召职工掀开帐篷及时进行翻晒。对于少数职工的不太理解,就耐心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保证棉花质量对于增加个人收入以及团场发展的重要性。在和职工的交往中,他们的率真真诚,善良淳朴时刻让我感到可亲可爱,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亲人一般,我尊重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比如帮他们卸棉花),并和他们经常沟通,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

在对棉场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根据领导安排,我转至“护秋”工作。虽然住在帐篷里,伴着寂寞与寒冷,心头却暖融融的。近一周的工作(后来根据团统一安排回到了团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护秋”人员都很负责,全天坚守在工作第一线,他们不厌其烦,耐心地对职工、拾花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对于企图倒卖棉花的行为,则进行坚决制止。通过经常性教育和严格监督,极大的杜绝了倒卖棉花的行为,保证了棉花的质量。

如白马过隙,两个月过去了。连里的每一张面孔、每一个故事却如经典电影一般,时时索绕于心间,令人难以忘怀。我深知,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众多人帮助支持的结果。“一粒一黍,当知来之不易”,我会把每一次经验、每一次教训、每一份感动化作今后不竭的动力,奋勇向前,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升华自己,以更好的回报XX团,成就自己。

要谈到对团场工作的建议,我想,相对于领导的见多识广、深思熟虑,我的建议无疑是肤浅的,微不足道的。但本着对团党委忠诚、负责的原则,本着对团党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我还是愿意把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呈上,尽管幼稚,却很真诚。

首先,调整农业结构,充分挖掘现有土地的经济潜力。众所周知,种植棉花成本低,易于管理,但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的恶化,再加上棉花种植成本的提高,它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遇到风调雨顺,棉农的收益会有所增加。一旦出现天灾,棉花的收益就会大受影响,有的甚至出现“倒挂”的可能。收益的不稳定,加上某些政策的不太到位,会滋生职工的不稳定情绪。长此以往,势必对团场的发展不利。因此,调整农业结构,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锦牌”棉花是我们的特色,应该继续做大、做强、做出名牌。但特色应该“百花齐放”。 “锦牌”棉花“一统天下”,会削弱团场抵御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能力,并难以充分挖掘团场的潜在土地资源。因此,调整农业结构,首先应该变棉花“一元”结构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瓜果、花卉等为一体的“多元”结构。例如,在农业作物上,可选择赖氨酸、色氨酸含量高的饲用玉米和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在经济作物方面可重点发展优质长绒棉、油菜、油葵、辣子等。还应根据新疆的气候资源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优质瓜果、蔬菜、花卉、中药材、制酱番茄等。

第二,增加投入力度,大打“绿色”牌。“WTO”的深入推进导致国内外农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对今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口感好、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绿色”产品是团场做大做强农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可加大农产品优质化、特色化力度,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以减少可能产生的品质变异及化学污染,建立特色、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可在连队先建立示范基地,后逐步推广),加快发展瓜、果、蔬菜、畜产品等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在区内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第三、建议成立农产品研究预测机构和农产品市场营销机构,在对大宗农产品进行科学包装和加工的基础上,积极走向市场,尤其是“金三角”和广大北疆地区。开发与大客户的长期供求关系,发展“订单式”农业。
    其次,至于农作物的规划和具体种植这一块,可考虑放权给连队和职工。每年,团相关机构根据对市场研究的结果,出台对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的指导性报告,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进行科学决策,对团场年度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进行科学规划。连队在充分汇集、整合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再结合本连实际,对具体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向团部提出申请。连队职工根据连队的具体申请情况,结合自身条件,决定自身的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这样,经过权力的层层下放之后,一方面,团里出台的政策更能符合实际、贴近民众;另一方面,连队和职工的生产、管理的积极性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两方面结合,即统一为“增收致富群众,发展转达团场”。

最后,放权职工自行解决拾花工问题。每逢“三秋”,团连两级都会出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精力去做拾花工的接收、管理、遣回工作,这固然是一种好好的方法,但有点类此“双刃剑”。做得好,可以有效地解决棉花采摘问题,并可使团场名声远播。但若有所闪失(虽然本意是好),则把团场、连队直接推到矛盾的焦点、冲突的前沿。我曾经调查过一部分拾花工,咨询他们对于当地的看法和未来的打算,有相当部分拾花工持否定态度,并表示他们不想再来。究其原因,主要在价格、饮食、路费等方面。其实,问题并不出在我们的政策方针上,还是在于管理方式。归根结底,一个人管理一群人不如一小群人管理一大群人来的轻松,来的见效。既如此,若把权力下放,由职工自行解决拾花问题,那拾花问题就会如同人身上某处的小伤口一样,内部自动协调解决,不需医生敷药,更不需开刀动手术。如是,团连两级都会少花一些钱、少操一些心、少用一些人。可谓是“一石多鸟”之计。有人会担心:职工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我想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从大方面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富有智慧的。从小方面讲,职工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也会主动解决这一问题,由此衍生的种种贸易关系,也有益于民智的开发。

放权给职工,不等于“夺权”于连队。将连队从小事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精力办大事。“三秋”期间,连队起着总揽全局、协调指挥、监督管理、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若职工与拾花工出现纠纷、扯皮现象,连部及时出面调解,既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又能做到客观公正,有利于塑造团场的良好形象,有利于保持于拾花工的良好关系,也有利于团场的长期发展。

以上感受与建议,全系发自肺腑。建议是肤浅的,本人也是有许多缺点,但我坚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不变,并在领导的批评指正和关心爱护下,我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最终成为一个对团场和职工有用的人!

                                           报告人:YY

                                         2007年10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