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我的妹妹送了我一本书,名字叫《莲花》。
我提出过一个不雅的口号,叫“拒绝正版”,我这个玩笑的口号提出来之后,没想到在朋友圈子里竟引起了不同程度的赞同,大家口口声声地念叨这个口号,有的人数典忘祖,竟不知道这个口号是我提出来的,真是不该。
不多吹了,下面步入正题。与我众多的盗版书不同,这本《莲花》可是原装正版全国限量发售的东西。所以,我就“物以稀为贵”,格外地珍视这本书。捧在手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了。每晚睡觉前,我不敢拿这本书来看,我怕把它弄皱了;去开无聊的会,我不敢带这本书去看,我怕别人来看可能把它摸脏。我只有把它放在抽屉里面,要读它的时候,就须漱口净面,心无旁鹜。
这样,枕边的《新闻界》已经到结尾了,于杰借我的《潜规则》在报社改革大会上搞定了。而我这本宝贝《莲花》,果然如莲花一样一尘不染地还呆在我的抽屉里。
总结起来,《莲花》我只读了一次,看了几页。得到的教益是:零。
今天,我读到一则言论,提起多年前中日青年夏令营的故事,说来自穷国中国的青年个个娇贵,来自富国日本的青年个个能干,作者感叹说,从这里可以看出,穷的为什么穷,富的为什么富。我突然就想起了我读《莲花》的这段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