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代表作 |
我在北京,生活了五天四夜。
本来我打算在北京逗留几日,目的是很明确的。通过许师兄,熟悉一下北大的环境,进而认识一下北大的老师。
然而没想到的是,许师兄因故无法按时到校。
于是我成了无线的风筝,拿着早已买好的火车票来到火车站,我头脑里写着三个字:不知道。
朋友
检过票后,来到站台上,事情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接到了一个电话。
管方略打来的,通话一分钟,告诉我,下了车便打电话给他,我们住一起。
有了朋友,心里有了底。
一样离愁,两翻心境。
出了东直门地铁站,星斗满天,凉风侵体。一股寒意也从心底拔地而起。看看表,五点半多一点,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拨通了管兄的电话。
一见面,我们先来了个拥抱。
上午,睡在他的床上。中午,管兄办事回来,我们便从宿舍出来,先在一个“杭州面馆”吃了饭,坐上104路直奔王府井。
奥美
从管兄的口中,我了解了这个公司。
优雅、漂亮而又可爱的前台小姐,无线电呼叫的便捷,令人舒服的接待,分工极度明确效率极高,我见识到了什么叫国际化大公司。
管兄递交了简历,我们离开了奥美,到王府井转了转。在王府井书店,我买了一本书。
管兄汇合了他的两个同班同学,王丽和冉艳坤,我们便去冉艳坤的住所。
小老外
在地铁上,见到一家三口。
一家三口,外国人。
那个小男孩可爱得很,白里透粉的肌肤,嫩嫩的透着可人。一双大大的眼睛如蓝宝石一样纯洁晶亮,长长的睫毛,加上一口小嘴,一头黄发,依偎在妈妈怀中,旁边站着魁梧的爸爸。
我们四个人围着他,边看边赞,主要用汉语,兴之所至,也来两句“lovely”之类。妈妈有些不耐烦,小孩子却很调皮,不在乎。
我们说得多了,小男孩可能也知道我们并无恶意,说了一些含糊的外语。我们也听不懂,一会儿忽然说,“I am four”我们听懂了,过一会又用汉语说到“美国人”,——字正圆腔,还真不错。
八角游乐园
八角游乐园已在北京的西郊了,当我们下车时,依稀可以看到石景山的轮廓。
走起曲曲折折的胡同,终于来到了她的家里,又小又阴又没有暖气,到夜里的寒冷,可想而知。
漂在北京,苦啊。
在一个小餐馆里,她请我们俩吃了饭。她说话、办事,都是相当合我的味口,如果她在我们班,相信我们也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尽欢而散。
入夜
整整一天,这是我在北京过的第一夜。一张双人床,和管兄“同床共枕”,宿舍里很暖,或者说,很热。
记得大一时,也曾和管兄共睡一夜,在金瀚林团委办公室,当时没床,两个人,一人一个沙发睡。
没想到,一眨眼,就又在北京回到了大一时的景象了。
一夜睡得十分舒服。
(未完,下请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7b2b9010008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