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记(上)(照片已传完)

标签:
游戏 |
这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出游。
大概是在杂志上看到一个人说,每个人都是CPU,适时需要重启。而旅游,则是最好的重启路径了。所谓丰富,自然有所经历;所谓完整,必然好坏兼有。
第一站 成都
以前是去过的。印象中比较好的城市。“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成都,后会有期还是后悔有妻?”这样的字眼一直在脑里植根。好看而不凌乱的建筑,大片的柳树和流动的人脸,都是我为什么选择再来的原因。
酒店窗VIEW~~~~~~
刚下飞机发现成都也在申请文明城市。印象中成都应该已经是文明城市了。长沙也在申请,可是,长沙那些临时的准备,到处都乱糟糟的一切,离文明甚远。当然,我喜欢长沙,他便利,有归属感。只是,刚出机场排队打车的情况已经说明了文明程度的区别。
当然,文明不文明的不太重要,因为中国的文明充满了民族的传统,现代的强制和功利的约束。不过,文明是诸如我这样做味搞的人都追求的感觉,所以,我选择了成都香格里拉酒店去体会一下大品牌下更加接近的文明和服务。结果发现大体还是值得的。中规中矩的门童,耐心好看的前台服务人员,送到房间的水果,晚上回来电视被调到适合卧床观看的角度,全国最有名的CHI气SPA,江景房不错的景色。。。。。。给我留下了迄今为止最完美的酒店体验。当然,文明的代价就是高价。像被抢了一样的房费和SPA价格,一分钟一元钱的上网费用,也让钱包受难了。
香格里拉酒店
早上精致的早餐
酒店餐厅的魔术师~他说在电视上看过我 于是单独给我表演了几个节目~~
只在成都呆了一天。其实是为了去把托福考到更高的分数。结果,结果,网络出问题当天的考试被取消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完美的体验总显得不那么完美,何况重新走在校园里面让我对以后的求学有了新的清晰的向往,那就够了。
电子科技大学校园
总之,成都,有机会我也会再来。
下一站,上海。
上海是我此行最期待的地方。一是从没去过;二是关于他有太多的说法,好的不好的;在就是上海人给外人的印象似乎不佳。我之前大多认为认为上海人势利小气是一种酸葡萄心理,但是这次却发现,虽然是不深刻的了解,不尽然如此。我不打算给上海人翻案,只是更加明白所谓城市性格这样的标签有瞎扯之嫌疑,哪里都充斥了形形色色的人儿。虽然也许有些所谓主流的个性,但,个性,就是独特的。因为我见到了很多大气的上海人,同理,长沙人不一定都策,北方人不一定都直,当然,这不是我要说的主要内容。
在上海首先要感谢水冰月同学抽出三天的时间来一起消磨初秋时光,虽然我现在对于你来机场迟到还稍有生气。上海果然有无数高架,而动辄几百的打车价格也甚为骇人。于是坐了地铁,跟香港比起来相去太远,而且工作人员态度的恶劣程度让人立刻对上海失望。但转念一想,用GRE的ARGUE的逻辑叫做SAMPLE SIZE的问题,遂对自己说不可以如此武断。其实,势利眼哪里都有,特别是有些底层的市民,有任何一点权力都要用到极致,当然也可能是这样的性格和心态使得他们的人生没有色彩。罢,不去计较。
水冰月同学~~~
旅行的意义
然后做上黑车去水冰月读书的松江。关于上海的黑车立刻想到韩寒,只是他怎么说不太记得,我的感觉也已模糊。然后就到了松江,住到一个高尚社区,叫做泰晤士小镇,里的酒店;整个小镇都是欧式建筑,难得一见;酒店是哥特风格,洋气十足;一天没有吃饭,打车去吃了湖南菜,服务员居然是醴陵人。一切都好,只是,太偏僻太麻烦。决定第二天到市内去住。
深夜来到泰唔士小镇~
有点小气质的客房 连电风扇都是古古的...
记得前一向看一篇文章将到北京的哥和上海的哥的对比,说北京的哥特别喜欢侃,而上海司机则比较专业,专注开车。当然心里就觉得不是这样,我在北京打车的司机反而一般比较闷骚,而上海的司机则巨策无比。比如他知道我要去闸北的喜来登住,就极力反对,说那里是贫民区云云,建议我去住希尔顿;由于我是喜来登的会员,用餐有大幅优惠,于是我中和了一下,住到了虹桥的喜来登。
传说中的粤菜~~~喜来登VIP真好,两个人只要出一个人的钱~~
日..............本菜
对于这个喜来登,我想说从住房到饮食到娱乐都比长沙喜来登相距甚远。房间小旧得大概只有四星,自助餐的品种少的超出想象,而想洗脚却被建议到对面不知道到时洗脚还是找小姐的按摩店里去;只是,服务员的态度是不错的,前台人员看我问怎么吃饭就非常热情的帮我去预定座位,年纪不轻的他还飞速跑来跑去,让人觉得热情却也好笑;门童建议我去机场可以坐大巴不打车以省钱,而且告诉我的打车费用和我实际打车的费用不差毫厘的精准。
喜来登窗外...复习成语...鳞次栉比...
然后我就开始了走马观花的游览。首先去了著名的人民广场,发现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好在旁边的小公园里玩起了碰碰车和海盗床这样永远7岁的游戏;然后去了城隍庙和豫园,只是我现在也没弄明白城隍庙是指什么。在豫园里面让我复习了儿时是成语——游人如织;在沿途还有人要跟我合影让我小寒又大开心了一下;再有就去了传说中上海最高级的恒隆广场;品牌是不错,只是一个大抵是上海小男人的服务员让上海人的形象再次崩塌——他死活不让我从他们摆在路中间的咖啡店穿过去;再去了最近比较潮的新天地,一群人在那里狂喝咖啡而已我也不明白怎么就如此有名了;再去了南京路步行街,果然,哪里的步行街都无比相似,而南京路跟循环小数很类似,虽然很长,走过一节以后相同的店子又重新出现,在一段时间内让我怀疑繁华区域也有鬼打墙;走过去就来到了盛名天下的外滩,预料中的重玩了一遍挤油渣子。
Forever Seventeen...
豫园中的星巴克
挤油渣子真是全民普及运动啊~~!
无聊和装13圣地 --- 上海新天地
恒隆广场~~我亲爱的LV~~口水五千里~!
那些生动鲜活的景色并没有巨大的威力让我震撼。首先在曾经的记忆中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相似的影子,再有就是大多数地方极其一般的态度。这一点在外滩3号的D&G店得到了改变。开门的门童无比热情的迎接了我们,我敷衍的逛完以后想要出来,他又跟我介绍楼上和楼下的场所,我想这门童为了这家店盈利还真不遗余力。可是我的想法错了。在我执意表现要出去以后,他继续热情的告诉我右边的ARMANI非常值得一去,我在打听DIOR的地方以后他又准确的说出了位置。。。他的笑容和热情让我对上海印象一下猛烈回升,这种感觉在其他处都不曾有过。当然,他也只代表了他自己,而不代表这个城市,甚至这家店里面的营业员的态度质素都与他相去甚远。我想,这就接近文明了,因为文明和地位无关,和背景脱离,它是一种内心的热烈和给别人的温暖。
之后的一天先睡到了中午。下午去了让人后悔的景江乐园,所以就不想提它了。我想,上海真的很需要一个有品位的,吸引人的,值得骄傲展示的主题乐园,而不是一些貌似惊险的机械游艺项目堆积在一起成为一个会让游客后悔的地方。再又去了东方明珠。不知为何我一直以为东方明珠是金色的,而却是红色的,一种乡霸的感觉油然而生。再有就是没有上去,因为没有足够的特色和理由让我上去。于是就沿着江这边走,寻找坐船过江的码头。首先问了一个貌似坐船的地方,卖票的女的冷冷的说了句,我们这是邮轮,不过江,就自顾跟同事聊天了起来。我等了大概1分多钟再问她,她完全不理我;我又问了句你怎么不回答,她说我们是邮轮,你要过江又不坐我们的。我当时愤怒的把她骂了一顿。我想上海的旅游发展局是很失败的,完全不监督在重要窗口的人的素质。我想17同学和水冰月同学看上去怎么样也不是很乡霸的感觉地铁和邮轮的人员都如此态度,更多的人受到的态度就不难想象了。
显得也还好的外滩~
香格里拉+东方名猪=也还好
外滩边吃哈根达斯会觉得做味搞和装13是人生的最大乐趣~
我的手机就是一驮S...因为把外滩照得象一*&^%&
当然,这不能说上海就不好;只是,其实上海市缺乏整体文明风气的。这样的城市作为中国的窗口,和所谓奥运会展现出来的宏伟该是多么的相悖。可是其实,国家或城市是很难塑造每一个个体的,所以,其实每一个想要吸引和影响别人的个体应该好好思考国家主题和民族精神下自己的风采是什么,因为,每个人过的都是自己的人生,画出自己的色彩。
当然之后,我还是享受了外滩不赖的景色,哈根达斯的月饼,和2元钱却环境不错的渡船。而,上海之行的结尾,却是我意想不到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