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魂”告状———东方闻捷推荐
(2022-04-21 09:28:56)
标签:
娱乐 |
“冤 魂 ”告 状
这个故事有多种版本 ,大意都差不多。
时间大约是一九四九年的春天,就是傅作义签订和平协议,解放军进城后那几个月,地点是北平。(四九年十月一号北平改名北京)
北平和平解放,驱散了老百姓头顶上的阴云,大街小巷是一片欢腾,共产党进城第一件事,就是恢复生活秩序——解放区天,是明朗的天。
四乡的粮食蔬菜源源不断送到城中,停息半年多的叫卖、吆喝声又回响在市井胡同。紧接着天桥、戏园子就热闹起来,到处都是一片和平阳光。
一天, 一个戏院演《铡美案》,天还没黑透,人就上了七成,等到开场锣鼓响时,后墙边都站满了人。
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婉转起伏,等到审秦香莲一场时,锣鼓的节奏变了。
大家知道,“角”要上场了。
“角”是什么?“角”是戏班子的灵魂,许多老戏迷看戏都是冲“角”去的。按当时的惯例,“角”只演其中重要的几折,其他场次都是别的演员(现在叫b角)演的。
《铡美案》的审秦香莲一场,历来都是“角”主演,一开场那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至今都耳熟能详。
此戏班子的包公演员也是在北方有一号的,号称“活老包”,“精”、“气”、“神”无一不到,这一场至少有一半人是冲他买的票。
“活老包”绝非浪得虚名,几乎是一句一叫好。
当他:“带秦香莲——”,身戴枷锁的秦香莲踏着台步走了上来,刚想跪下,就像被人推了一下,莫名其妙地跌倒在一边,台下一片“倒好”声。
祸不单行,秦香莲摔倒也就算了,再看包公,仰在太师椅上昏过去了。
大家七手八脚拉上了大幕,把包公抬下去抢救。
戏院经理忙到前台道歉,出了点小情况,请大家稍息勿躁。
要是过去台下非闹翻天不可,但现在解放军来了,正在打各种“霸”,也就没人敢顶风闹了,正好休息抽支烟。
包公在台侧被掐人中掐醒了,醒来时精神恍惚,团长忙问是怎么回事?
包公说:“刚才秦香莲刚到台中,台侧幕布里突然冲出一个浑身是血的女子,推开秦香莲跪到自己面前,我就……我就……”。团长看了一眼空空的台上问:“她还在吗?”包公看了眼台中说:“还跪着呢”。团长说:“看来,此人定有冤情,既然她认定你是包青天,你就去问问她情况吧。”
包公战战兢兢回到台上,那女人还跪在那儿,当然,其他人都看不见。包公大着胆子问她有何冤情?
女子说:“我叫某某某,家住某某街某号,丈夫叫某某某,因有外遇,几个月前趁着围城战乱,溃兵抢劫之机,把我杀了埋在院中树下。今天,我丈夫也来看戏了,就坐在某排某号,身穿蓝色长衫,黑皮鞋,中分头,镶金牙。请包大人为我申冤。”包公大着胆子说:“我会替你报仇的,你先走吧。”女子伏拜后,就消失了。
包公把女子的话告诉团长(注:原来叫“班主”,现在是新世界,都叫“团长”)后,继续开幕演戏。
团长马上跑到附近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长是部队下来的,开始也不相信,但姓名、住址、穿着、特征都一应俱全,觉得问一下也好。就跟着团长来到戏院,果然看到一个和团长说的一模一样的男人,翘着二郎腿正在叫好。
正想过去拿下此人,细想不对,这大庭场合若弄错了影响就坏了,于是派出所长等幕间休息时,悄悄把男子带到了派出所。
进了局子还没问几句,男子就跪下全招了。所长连夜带着警察押着凶手,在他家院子树下挖出了尸体,沉冤大白。
不几天,人民政府就把这个恶夫拉到天桥枪毙了。
那天晚上又演《铡美案》,包公上台后,看到那女子跪在台侧幕布边,向他长拜三次后就消失不见了。
这个故事,我是当年在部队宣传队时,听北京战友讲的,听完后脊背发冷,比别人更害怕。
因为我上的节目少,演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台侧拉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