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指标判断购房时机
(2008-11-11 12:41:53)
标签:
房产 |
购房攻略
时间迈入2008年年底,对于房价走势的各种判断预测,似乎让购房者愈加的雾里看花,究竟何时才是出手的最佳时机呢?
当然,什么时候买房,买什么房,不是仅凭感觉来判断,除了多听多看以外,也有一些法则可寻,希望这些购房攻略对打算买房的你有所帮助。
指标一 银行放贷“松”可出手
普通买房人看市场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看银行对买房贷款的态度。银行手松,说明市场看好,投资客涌动,房价一般呈上涨趋势;银行手紧,说明市场风险加大,政策调控,投资客抽身,绝大部分的卖家着急买家观望,房价一般呈下跌趋势。如果是买房自住,在下跌的时候会淘到“物美价廉”的房子。从某种程度上说,银行对贷款的态度比专家的话更真实、准确,可信度更高。
指标二 供大于求有便宜可捡
如果有关部门发布房子平均价格下跌,有可能是因为市场上出售的某类房子增多,并不一定是房屋价格整体降了。
某类房子增多代表着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如果供给增多真实需求也增多,则此类房屋的价格保持持平或者小幅上扬,此时是买不到便宜房子的;如果供给增多真实需求保持不变,则此类房屋的价格立马下跌,此时才是购买房屋的最佳时机。
指标三 跟着政策调控导向走
政府的宏观调控会直接影响房价的走势,某类房子增多反映政府的政策导向。
一般来说,政策导向类的房屋后期随着供给的增多,会出现价格下调的情况,比如“90/70”政策出台后,中小户型逐渐增多,此时才是购买的最佳时机。
指标四 房价下跌就该买入
买涨不买跌是投资客的投资理念,虽然利润达不到最大化,但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而一般的买房自住者,房价的涨与跌其实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而最关键的是同样的房子买的时候付了多少钱。在下跌时买入的价格肯定低于上涨时买入的价格。
指标五 卖方主动说明主导权在你
买房子找房产中介,如果中介向你推销房子的陌生电话少,证明市场行情好,市场上并不缺购买者,这时不是买房的时候;反之如果中介向你推销房子的陌生电话多,证明市场行情不好,市场上买房的客户少,这时候主导权在买方,跟房东讨价还价的机会就多,也能够货比三家,是比较理想的买房时机。
指标六 规划预期高要抢先出手
一般来说,政府对某一区域的规划建设,会对当地的居住水平产生影响。比如哪里有一条方便的路要建,哪里要规划成全新的居住区,这些都会影响居住环境。如果等到规划政策落实了再买,此时已经包含了附加值价格就很贵了,最好的办法是在政策还未明朗之前抢先下手,当然消息的来源一定要准确。
指标七 根据自身需求理性消费
现在都说房价高,买不起房子。那么,房价降了就一定能买得起房子?未必。如今有一部分人买不起房子是人为造成的。比如说,他手上的钱本可以买个60—70平方米的房子,但他非要买12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买在城郊,却非要买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房子大,地段佳,固然好,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必须面对现实。
景观越好,位置越佳,越是完美的房子越稀少,付出的代价也越高。建议普通买房者首先考虑方便、实用,不必一步到位。理想的房子,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今天理想未必明天就理想。方便实用才是最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