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视窗 |
对于恋人们来说,如果给爱情一个期限,他们会要一万年;对于夫妻来说,如果给婚姻一个期限,他们会要多少年呢?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里,刘东北说:“真希望将来政府能做出这样的规定,给婚姻规定年限。比方说,三年,三年过后,必须离。要是你说,我们俩确实恩爱,不想离,好,再续三年。再好,再续,再好,再续……”
秦小荻,自由职业者,现实生活中一个“限期婚姻”的狂想者与实践者。言称“婚姻制度保护的是没有感情的婚姻”,因此主张给婚姻一个期限。她与男友签下了一份8年婚姻合同,号称“好了再续,不好拉倒”。她坦承,这份“限期婚姻”契约是炒作的产物,她只是为了自己的理念去尝试、去实践。
一些法律专家认为,“限期婚姻”只是反映了世人对“围城”世界的预期、幻想、恐惧与担忧,不具有任何真实的法律效力,但背后折射出的道德与伦理问题值得思考。
深圳,这个既紧张又安逸的城市,有的人选择忙碌,有人选择小资一样地生活。和秦小荻的见面的选在了深圳科技园旁一高档楼盘的咖啡厅里,她说那儿安静、环境不错。下午3时许,一身黑衣的秦小荻终于现身,身背运动包、头缠头巾,边走边打电话。她点了一杯咖啡外加一份饭,这是星期天的下午3时,她还饿着肚子。她说抱歉,家里的狗狗病了,“昨晚狂掉眼泪,看它到天亮”。
这是秦小荻一贯的生活方式,一般人工作的时候,她却能在院子里玩狗,有充足的时间和经济条件去思考问题,如果她愿意,就给深圳当地媒体写点前卫的文章。秦小荻说,她本不想炒作自己婚姻的事,但自从与男友签了一纸8年“契约”后,媒体就开始“骚扰”她,她被逼上了路。
70年代生“80年代后”思想
秦小荻,祖籍广东梅州,70年代生人。按秦小荻自己的说法,如果算心理年龄,她应算是个标准的“80年后”人。
秦小荻承认,父亲为她营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她自小就“无忧无虑”,是那种“不读书也能上大学的人”。从小学开始,秦小荻经常“语文第一名,数学倒数第一名”。此后,感觉高考“相当不错”的秦小荻在父亲的安排下,上了梅州“嘉应大学”,三年后拿到了中文专业成教文凭。
秦小荻说自己的生活很简单,而这份生活却具有典型的后现代特点:“12时左右起床,然后吃饭,写东西到晚上12时,其实也不完全是写东西,有时看书、查资料,有时发呆,0:00上线游戏下G团挣钱,到凌晨4时左右睡觉”。
她喜欢用“比较文化点”来描述自己所看的书,“比如昆德拉”。而在她的话语里,歌德、黑格尔等一些哲学家则是她经常提起的名字。她说自己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思考,“关于爱情,关于狗狗,也关于网络和现实”。
秦小荻不愿意过上班族“朝九晚五”的生活。大多时候,她一个月给杂志社写两个专题,“写两篇左右,挣多少钱我都不太清楚,反正平均一两千元吧。”
秦小荻说,自己现在专职在家照顾小狗,尽管男友的母亲在深圳有几处房产,但他们还是选择住在自己租的房子里。“男友是做建筑设计的,有自己的工作室”,但赚钱显然不是他们生活的第一要务,“如果愿意,收入要比现在高5倍、10倍”。
秦小荻不愿过多谈及自己的男朋友,只是说, 20岁时认识,21岁开始谈恋爱,“谈了五六年”,而且自己还要比他大一点,秦小荻说,别人对她男友的评价是:“非常有才华,艺术领域的视野非常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