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产商喊“痛”彰显调控力度

(2006-11-14 10:29:31)
分类: 媒体视窗

按照地产圈正常的商业逻辑,财力不足的开发商短期从民间信贷市场拆借资金,并不一定会导致其资金链发生问题。然而,连续不断的地产调控政策,正在塑造全新的交易规则,这让很多以往凭借高利贷侥幸生存的开发商,变得不堪一击。(《财经时报》 1111日)

    经过近两年的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一些规模不大、资金不足的房地产商因为受到调控政策的约束,正面临着艰难的生存抉择。

    由于开发商对开发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如何筹措资金成为房地产商最头疼的事情。以前,银行的大门面对房地产商是敞开的,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逆转。受调控影响,银行业对房地产市场贷款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开发商必须“四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模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齐全,才能申请贷款。也只有“四证”齐全,开发商才可以进行商品房预售,才能让预售收入直接进入自己的账户,这给许多资本不足的地产商带来不小的难度,也给他们带来较大风险。显然,宏观调控政策产生的束缚力,扼住了房地产商的咽喉,击中了房地产商的软肋,触到了他们的痛处,让一些房地产商直喊“痛”。

    由于房地产业是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所以,政府和房地产商之间很容易达成一种默契的合作关系。这种“官商利益共同体”的后果是,房地产业处于一种暗箱操作的状态,操作不规范,成本不透明,导致房价虚高。

    但随着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现在一些房地产商终于“挺不住了”。中国地产界最剽悍的黑马——顺驰中国神话的破灭,让房地产商们感觉到了危机。上海圣力数码广场资金链的断裂及“钱江系”从重庆房地产市场大撤退,都说明国内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已经触动到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要害”,宏观调控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威力,一些规模小、资金严重不足的地产企业最终会退出房地产市场,这将有效解决我国房地产开发混乱无序的局面。经过清理整顿后的房地产业秩序将更加规范、透明、合理,审批程序将进入严格的法制轨道。

    如果我们的地产企业能遵循市场公平的原则,把房价降到大多数群众能够承受的水平,那么,无疑是百姓之福。当然,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最终的目的。

摘于《新华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