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装修:该省的钱一定要省下来

(2006-05-30 21:26:59)
分类: 宜居征文作品展

“宜居地产征文”

 

经过近2个月的装修,我终于搬进了新居。前来“温居”的人见了新房,都说装修到这种程度最少也得花四、五万元。其实,我装修只花了近3万元。可是,他们谁也不信。

信也罢,不信也罢,这于我本没什么关系。可是,人家不信,就好象我故意逞能骗人家似的。于是,每来一拨人,我只好再多费一些口舌,把我的“省钱之道”一一道出。

我告诉他们,装修千万别当冤大头,必须多做调查研究,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偏听偏信,该省的钱一定要省下来。

其实,节省装修费用并不困难。首先是选择什么样的装修队。当时许多人劝我装修一定要找正规的装修公司,因为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找他们;千万不要找包工队,包工队干完活走了,出现问题连人都找不着。可是,当我在装修市场转了一圈之后,发现这些装修公司报价都不菲,同样效果,比我预算的开支要多出四成至一倍。虽然这些装修公司大多都能保证质量,可因此而多掏的钱也是非常可观的。况且有的装修公司也不一定全都保证质量,有的装修公司与房主因装修质量问题的纠纷也常见诸报端---这要是真的让我赶上,既花了大价钱,又没有得到质量保证,弄不好还会陷入没完没了的官司中,实在是太堵心了。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包工队。通过调查,我发现,城市中商品房大多数装修都是由农民组成的包工队完成的。这些包工队不同于街头桥头找活干的“散兵游勇”。他们有着多年的装修经验,绝大多数都能胜任家庭装修工程,应该说质量保证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还有许多包工队口碑很好,常常被房主介绍给亲朋好友为他们装修。他们可以只包工不包料(这在装修公司是不可能的),而且工钱上下浮动也十分灵活。于是,通过朋友介绍,我又到朋友家去看了这个装修队给他家装修的质量,就决定了请包工队给我装修新房。

其次就是谈价钱了。现在包工队与房主谈价钱几乎都是“一口价”,也就是整个装修多少钱,然后房主再从这个价位往下划价,最后得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其实这对房主很不利,因为房主都是是第一次装修,不知道究竟应该花多少钱,在包工头提出的价格基础上,无论怎样划价,也不会划到合理的价位上。我的新房是 115平方米,一开始,包工队要的工钱是1万2千元,但我没有与他讨价还价,而是提出按照市场价格逐项核算用工价钱,然后累计相加,得出整个装修的工钱。包工头同意后,我们开始了逐项核算。比如铺地砖1平方米7元,墙砖1平方米9元,共有多少平方米;白墙2遍腻子2遍浆1平方米3元,共多少平方米;门窗双包80元、单包40元,共有几个门窗;打9个门,每个门工钱90元,共多少钱;贴石膏线一米3元,共多少米,以及包暖气、打墙柜吊柜各多少钱,等等。最后累计才5千多元。包工头当然不干。但我对他说,“每项的价格都是你认可的,要干的活也都在这了,你干的就是这些活,我并没有少给你钱。”包工头说不出话来。考虑到还要打桌子、电视柜等其它家具,以及上下水、电路改道、灯具安装等其它杂活还有许多,也考虑到包工头也不容易,最后我提出整个装修工钱7000元。包工头很痛快地答应了。事后我想,如果我不是逐项核算,单凭盲目划价,无论怎样也是不可能从包工头提出的1万2千元划到7000元的。

最后就是买料了。买料就需要划价了。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每种材料的成本和利润,加以很多人不善于讨价还价,不知道怎样划价,因而对划价很怵头。其实不然。买装饰材料根本用不着你去划价,只要根据供货商的价位往下减15-20%,而且咬定这个价格不松口,供货商反倒会跟你划价了。只要你不松口,而且摆出不卖就走的架式,最后,供货商一般都会按照这个价格卖给你的。比如68元一张的红榉板,最后50元也卖了。当然,有些材料利润薄、价格低,比如石膏线之类,就没有必要去划价了。同时,选择进货源头也很重要。我在一家装饰城买瓷砖,但供货商说第二天才能送货。一打听,才知道天津市区各装饰城的瓷砖几乎全是从塘沽华北陶瓷批发市场进的货。装饰城的商家一般都只摆些样品,有要货的了,再根据数量、品牌去塘沽进货,从中赚取利润。当时我想,与其你进货,还不如我进货了。于是,第二天我就直接去了塘沽。在市里至少十八、九元一块的600毫米×600毫米仿大理石图案的瓷砖,在华北陶瓷批发市场只8元9角就成交了;在市里2元多的墙砖,1元2角就成交了;在市里至少七、八百元的坐便器,290元就买下了。虽然雇车的运费花了160元,但我买的1000多块墙砖、100多块地砖以及洁具却给我省了2000多元。虽然价格便宜许多,但质量却一点也不差。瓦工师傅说:“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好的墙砖。在别处贴墙砖时,用抹子把儿一点点轻轻地颠,有时还把墙砖颠裂了。你这墙砖用橡皮捶砸都没事。”

装修之前,我对装修知识一窍不通。装修后,觉得自己快成行家了。可惜的是,对我来说,装修可能就这一次,估计以后不会再买房了,纵然成了行家,也不会再有用武之地了。(1951字)

 

耿明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