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地产征文大赛”
我大表哥年近四十,工龄十多年了,过去却长期住在单位旧房里,又窄又小,苦不堪言。面对“人口膨胀”的巨大压力,也缘于其它一些原因,他决定拿出十多年工作中从牙缝中挤出的积蓄外搭他父母、尤其是他弟弟的“倾情奉献”,开展一个“安家工程”。根据自家实际情况,表哥给自己订下了三条原则:一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价格要温柔;二是地理位置要巴适点,既要兼顾工作,又要方便照顾住在城中的父母;三是质量要好,服务要佳,以免后顾之忧。制订了这三大准则,他心里有了谱。
有了决心,还得拿出实际行动来。现在都是信息社会了,这买房是件重大事情,首要的就是收集掌握信息。表哥利用家中订有报纸之便,每天都密切关注有关房产广告、报道,在众多楼盘信息中大海捞针、反复比较。同时,广泛从亲朋好友中了解,委托他们打听什么的。信息量既多,难免让表哥挑花了眼,打个电话问问自然简便,但总不如自己亲眼一见来得实在。那阵子,表哥拿出了考高考那种无畏勇气,辗转到各售房处询问、到现场看房,还把全家发动起来,有力出力,无力出点子,一起投身于这热火朝天的“幸福事业”中去。
折腾了好几个月,表哥却始终没动静,三大原则严格得没有一点走展。我都有些失望了:莫非要放黄?表哥毕竟是表哥,没辜负比我多吃十年大米的“功劳”,其实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比较,他心中已有了底。
他老爸(我舅)在一次与人闲侃中听说对方单位集资买了几栋楼,组成个小区,现楼里仍有少量房间空着。表哥得知这个信息后赶紧去这看了现房。小区位置很好,但现房的户型却不太理想。那房有100余平方米,在四楼,恰好位于大楼转角处,整个房屋采光极不均匀,且客厅呈现直角三角形状,正因为此,该单位的职工都不愿买此房。
表哥当时没表态,回去后却仔细将其与别处房产进行了比较,发现这处房屋最符合自己的原定三大准则。事不宜迟,他不久就找到了售房处,作好了“以时间换取金钱”、打持久战的准备。抓住户型不好这最大的弱点、掌握对方已稳获利润急于脱手的心理,表哥沉着应战,与对方进行周旋。售房方果然一触即溃,“含泪忍痛”大降价。
随后,表哥又找到了一在某装饰公司工作的同学,托其设计、布置房屋装修。老同学尽心尽力,依照表哥家用所需衣柜、屏风等物什,按吃饭、小孩玩耍、学习等不同用途将房屋分成若干区域,客厅那个角正好用来放电视机,再在宽处摆沙发、电话什么的。经过这一番精心安排,整个屋子大放异彩,直逼星级房。而且由于是楼中住户大多均是一个单位的,大家心很齐,邻里关系融洽,物业管理也极其便宜。
斜倚在客厅松软的真皮大沙发上,表哥对我笑称他捡漏捡到了个天大便宜。我说,其实这便宜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你自己用智慧换来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