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其实我始终没有看清 金庸先生眼里的内容,从远处看,那是两条线;从近处看,是两个狭长的黑影。
作为人生大师,也许金庸先生更希望走向内心,手中无剑,心里有剑的境界可以为证。
其实,人对人的感知并不一定需要眼睛,语调、语音、身体语言均是心灵的窗口,对于领会过人生百相,体味过人生滋味的、78岁的金庸先生来说,他无需将眼睛睁大,闭上眼睛,人生的全息摄影早已在眼眶之内。
巧得很,雷石东先生与金庸先生同龄,78岁。我曾经两次握过维亚康母公司总裁雷石东的手,粗糙而僵硬,因为这是一只被波士顿大火烧过而致残的右手。
因为是手的残疾,他几乎无法遮盖,裸露在外的右手时时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历经过灾难的人。然而,灾难之后他用一只手买了三次东西:VIACOM、派拉蒙和CBS,这使他成为美国三大传媒巨子之一。
两位78岁的来人,一个眼睛已难见其光亮,一位已烧伤右手,然而,他们的精神和心智早已超越这些。其实,人越向人生尽头走去,身体的东西在一点点死去,而心灵却在翻过一座座高山,淌过一条条大河之后,变得那样的精深丰富,那样地有定律
前一篇:爱国是栏目的灵魂
后一篇:你走得多远,取决于你与什么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