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15]

(2008-10-30 18:58:21)
标签:

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

三个问题

文化

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柒]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15]

 

袁崇焕列队于城外。

 

因为不能入城,只能背城布阵。背对着冰冷的墙砖,在京城凛冽的寒风中,他面对皇太极,展开了波澜壮阔人生的最后一幕。

 

后金军用潮水般的进攻,证明了自己还想进北京抢一把的美好愿景,但关宁铁骑用倒在他们面前的无数尸体证明,你们不行。

 

双方在左安门外持续激战,经过长达五个多小时的拉锯,皇太极终于支持不住,再次败退。左安门之战,以明军获胜告终。

 

结束了,都结束了。

 

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巴顿

 

我原先认为,说这句话的人,应该是吃饱了撑的外加精神失常,现在我明白了,他是对的。

 

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一日,袁崇焕得到指示,皇帝召见立即进城。

 

召见的理由是议饷,换句话说就是发工资。

 

命令还说,部将祖大寿一同觐见。

 

从古到今,领工资这种事都是跑着去的。袁崇焕二话不说,马上往城里跑,所以他忽略了如下问题:既然是议饷,为什么要拉上祖大寿?

 

跑到城下,却没人迎接,也不给开城门,等了半天,丢下来个筐子,让袁督师蹲进去,拉上来。

 

这种入城法虽说比较寒掺,但好歹是进去了,在城内守军的指引下,他来到了平台。

 

满桂和黑云龙也来了,正等待着他。

 

在这个曾带给他无比荣誉和光辉的地方,他第三次见到了崇祯。

 

第一次来,崇祯很客气,对他言听计从,说什么是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第二次来,还是很客气,十一月份了,城头风大(我曾试过),二话不说就脱衣服,很够意思。

 

第三次来,崇祯很直接,他看着袁崇焕,以低沉的声音,问了他三个问题:

 

一、        你为什么要杀毛文龙。

 

二、        敌军为何能长驱直入,进犯北京。

 

三、        你为什么要打伤满桂。

 

袁崇焕没有回答。

 

对于他的这一反应,许多史书上说,是没能反应过来,所以没说话。

 

事实上,他就算反应过来,也很难回答。

 

比如毛文龙同志,实在是不听话外加不顺眼,才剁了的,要跟崇祯明说,估计是不行的。再比如敌军为何长驱直入,这就说来话长了,最好拿张地图来,画几笔,解释一下战术构思,最后再顺便介绍自己的作战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