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7]

(2008-10-23 18:55:32)
标签:

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

主守后战

文化

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柒]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7]

 

皇太极绕开蓟州,继续朝京城挺进。

 

情况万分紧急,因为从种种迹象看,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京城。

 

但袁崇焕不这么看,他始终认为,皇太极就是个抢劫的,兜圈子也好,绕路也罢,抢一把就走,京城并无危险。

 

其实孙承宗也这样认为,但毕竟是十万人的抢劫团伙,所以他立即下令,袁崇焕应立即率部,赶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带布防,阻击皇太极。

 

到此为止,事情都很正常。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很不正常。

 

袁崇焕知道了孙承宗的部署,却并未执行,当年的学生,今天的袁督师,已无需服从老师的意见。

 

他召集军队,开始了一种极为诡异的行动方式。

 

十一月十一日,袁崇焕率军对皇太极发动追击。

说错了,是只追不击。

 

皇太极绕过蓟州,开始北京近郊旅游,三河、香河、顺义一路过去,所到之处都抢劫留念。袁崇焕一直跟着他,抢到哪里就跟到哪里。

 

就这样,袁崇焕几万人,皇太极十万人,共十多万人在北京周围转悠,从十一日到十五日,五天一仗没打。

 

袁崇焕在这五天里的表现,是有争议的,争议了几百年,到今天都没消停。

 

争议的核心只有一个:他到底想干什么?

 

大敌当前,既不全力进攻,也不部署防守,为什么?

 

当时人民群众的看法比较一致:袁崇焕是叛徒。

 

不攻也不守,跟着人家兜圈子,不是叛徒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皇太极在这五天里没闲着,四处抢劫,抢了又没人做主,郊区居民异常愤怒,都骂袁崇焕。

 

朝廷的许多高级官员也很愤怒,也骂袁崇焕,因为他们也被抢了(北京城土地紧张,园林别墅都在郊区)

 

民不聊生,官也不聊生,叛徒的名头算是背定了。

 

所以每当翻阅这段史料时,我总会寻找一样东西——动机。

 

叛徒是不对的,要叛变不用等到今天,他手下的关宁军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将领全都是他的人,只要学习吴三桂同志,把关一交,事情就算结了。

 

失误也不对,凭他的智商和水平,跟着敌人兜圈之类的蠢事,也还干不出来。

 

所以我很费解,费解他的举动为何如此奇怪,直到我想起了在这三年前他对熊廷弼说过的四个字,才终于恍然大悟。

 

“主守,后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