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36]

(2008-06-06 18:45:08)
标签:

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

光明一月

继续光明

文化

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陆]—东林党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36]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秀才、落魄秀才,教师、优秀教师、举人、军事观察员,目睹战争的破坏、聆听无奈的哀嚎、体会无助的痛苦,孙承宗最终确定了自己的道路。

 

他决定放弃稳定舒适的生活,他决定,以身许国。

 

于是在几十年半吊子生活之后,考场老将孙承宗打算认真地考一次。

 

这一认真,就有点过了。

 

放榜的那天,孙承宗得知了自己的考试名次——第二,全国第二。

 

换句话说,他是榜眼。

 

按照明朝规定,榜眼必定是庶吉士,必定是翰林,于是在上岗培训后,孙承宗进入翰林院,成为了一名正七品编修。

 

之前讲过,明代朝廷是讲出身的,除个别特例外,要想进入内阁,必须是翰林出身,否则,即使你工作再努力,能力再突出,也是白搭。这是一个公认的潜规则。

 

但请特别注意,要入内阁,必须是翰林,是翰林,却未必能入内阁。

 

毕竟翰林院里不只一个人,什么学士、侍读学士、侍讲、修撰、检讨多了去了,内阁才几个人,还得排队等,前面的人死一个才能上一个,实在不易。

 

孙承宗就是排队等的人之一,他的运气不好,等了足足十年,都没结果。

 

第十一年,机会来了。

 

万历四十二年(1614),孙承宗调任詹事府谕德。

 

这是一个小官,却有着远大的前程,因为它的主要职责是给太子讲课。

 

从此,孙承宗成为了太子朱常洛的老师,在前方等待着他的,是无比光明的未来。

 

光明了一个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即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去世。

 

但对于孙承宗而言,这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学生——朱由校。

 

教完了爹再教儿子,真可谓是诲人不倦。

 

天启皇帝朱由校这辈子没读过什么书,就好做个木工,所以除木匠师傅外,他对其它老师极不感冒。

 

孙承宗是唯一的例外。

 

由于孙老师长期从事儿童(私塾)教育,对于木头型,愚笨型、死不用功型的小孩,一向都有点办法,所以几堂课教下来,皇帝陛下立即喜欢上了孙老师,他从没有叫过孙承宗的名字,而代以一个固定的称谓:“吾师”。

 

这个称呼,皇帝陛下叫了整整七年,直到去世为止。

 

他始终保持对孙老师的信任,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挑拨、中伤,都无济于事。

 

我说的这个“何人”,是指魏忠贤。

----------------------------

                           请     假    

各位网友:

    端午节快乐!

    明天开始放假,三天后开始更新。

    谢谢大家。

                                  当年明月

                                                 2008年6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