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9]

(2008-05-16 18:38:16)
标签:

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

无惧

文化

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陆]—东林党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9]

 

杨先生实在太纯粹,在他心中,江山社稷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他看来,郑大妈固然可恶,崔大夫固然可恨,但最该谴责的,是皇帝。

 

明知美女不应该收,你还要收,明知春药不能多吃,你还要吃,明知有太医看病,你还要找太监,不是脑袋有病吧。

 

基于愤怒,他呈上了那封改变他命运的奏疏。

 

在这封奏疏里,他先谴责了庸医崔文升,说他啥也不懂就敢乱来,然后笔锋一转,对皇帝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勤劳工作,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必须说明的是,杨先生不是在拍马屁,他的态度是很认真的。

 

因为在文中,他先暗示皇帝大人忙的不是什么正经工作,然后痛骂崔文升,说他如何没有水平,不懂医术。最后再转回来:就这么个人,但您还是吃他的药。

 

这意思是说,崔大夫已经够没水平了,您比他还要差。

 

所以这奏疏刚送上去,内阁就放出话来,杨先生是没有好下场的。

 

三天后,这个预言得到了印证。

 

明光宗突然派人下令,召见几位大臣,这些人包括方从哲、周嘉谟、孙如游,当然,还有杨涟。此外,他还命令,锦衣卫同时进宫,听候指示。

 

命令一下来,大家就认定,杨涟要完蛋了。

 

因为在这拨人里,方从哲是首辅,周嘉谟是吏部尚书,孙如游是礼部尚书,全都是部级干部,只有杨涟先生,是七品给事中。

 

而且会见大臣的时候,召集锦衣卫,只有一种可能——收拾他。

 

由于之前的举动,杨涟知名度大增,大家钦佩他的人品,就去找方从哲,让他帮忙求个情。

 

方从哲倒也是个老好人,找到杨涟,告诉他,等会进宫的时候,你态度积极点,给皇上磕个头,认个错,这事就算过去了。

 

但是杨涟的回答,差点没让他一口气背过去:

 

“死就死(死即死耳),我犯了什么错?!”

 

旁边的周嘉谟连忙打圆场:

 

“方先生(方从哲)是好意。”

 

可到杨先生这里,好意也不好使:

 

“知道是好意,怕我被人打死,要得了伤寒,几天不出汗,也就死了,死有什么可怕!但要我认错,绝无可能!”

 

就这样,杨涟雄赳赳气昂昂地进了宫,虽然他知道,前方等待着他的,将是锦衣卫的大棍。

 

可是他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