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精选集[55]——杂论

(2007-10-31 00:47:19)
标签:

人文/历史

小管

评论

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评论精选集
                    评论精选集[55]——杂论
 

ddtrrt 2007-10-31 00:26:38 

 
朱重八后期杀人数以百万计,我们也没有做太多道德批判啊,毕竟要从历史政治大背景的角度看待历史伟人啊
----------------------------
    首先老朱没杀百万人,但换算成现在的比例倒可以说他相当于杀了百万人。
    一般来说,一个杀了百万人的皇帝是做不长江山的,但老朱却坐得很稳。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他太了解人性了。尤其是,他太了解老百姓了。
    以郭桓案为例,按照当时的人口比例,这相当于在今天一次性杀了300多万人。这个比例,换在别的朝代肯定天下大乱了。但朱元璋不担心。为什么?因为他很清楚不论自己杀多少当官的,百姓都是不会造反的。朱元璋就是利用了这点,所以他杀人多江山却坐得稳。事实上,他排除了他看不顺眼的人,当时的老百姓却还在为他叫好。这就是真相。
这就好象现在,一次杀300万百姓的结果是什么?铁定是百姓造反。但如果一次杀300万当官的的结果是什么?“怎么才300万?当官的哪有好人?杀得太少了!”这就是老百姓的想法。事实上真有那么多该杀的吗?当然没有。所以我一直说老朱是个天才,同样也是个杀人的天才。


 

自然 2007-10-31 00:10:30  
 
    感觉写张局正的感情色彩太多了吧,

    毕竟是个伟大的改革家啊,他做这些事受益的是天下的老百姓啊,

    感觉明月为了标新立异,写张局正就写些厚黑权谋的,不公正啊,权谋要写,但改革的事实在写的太少了吧

    张局正能被我们记得,主要不是因为他是厚黑高手的原因吧

    朱重八后期杀人数以百万计,我们也没有做太多道德批判啊,毕竟要从历史政治大背景的角度看待历史伟人啊

 

经典々老年人 发表:2007-10-30 23:01:24  

 
公元3008年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院中老槐树下 一神情落寞的中年男子正对着石几上的半碟花生米自斟自饮  忽想起家中米尽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遂决定找点旧书报卖钱以贴家用

却发现N辈祖留下的遗物  七本《明事》 两本笔记 两本评论精选 及音视频资料

中年男子虽科举无成  却颇通文墨  知道当今两大学术类别   一为《红学》一为《明学》  特别《明学》  考证考据争论不休   经典? 笔误? 口诛笔伐!!!

事关重大啊  遂至村东曲家小店赊来二斤茅台一斤牛肉  秉烛达旦  至是疑始释

旭日东升 一声长啸 一代明学大师就此横空出世(颇类王阳明)

于是  出书讲学鲜花掌声金钱美女  功成名就

一日  花天酒地之余  睹旧物感慨万千  写下千古第一祭文《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哪去了——纪我的N辈祖-经典々老年人》

 

 

于是   我将不朽

=======================================

以上观点不代表当年明月和小管的观点。

但是小管要对网友自然兄的说法说几句,对张居正这一段,大家的反响我都反馈给了明月。个人认为,明月兄并没有贬低张居正的意思,相反,在描写张居正的正面功绩的时候,是大书特书了的。

张居正的故事还多,我们不妨等等,看看明月是如何把张居正展现给我们的。——小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