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年明月做客阳光卫视《读书有用》现场纪实

(2007-03-11 19:30:31)
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明月回复集

3月10日当年明月做客阳光卫视《读书有用》现场纪实(不断添加中)

3月10日阳光卫视《读书有用》节目对明月的访谈已经结束,估计经过后期制作后,会在几周以后的阳光卫视播出。非常感谢大家对明月的支持和对本次活动的热情参与。

节目具体的播出时间,会在本博客通知大家。节目组会提供最终的节目视频,本博客到时也会提供相应的链接。

那天的情况简短向大家汇报一下,还有待参加节目的朋友不断补充(请发到观海信箱即可):

观海那天特意提前了一个小时左右前去“踩点”,心想一定能够先拔头筹。不料,早已有天津思考、大苹果、liyan夫妇等候多时了,看来我急,有人比我更急,呵呵!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思考兄是专程坐城际快速从天津赶来,节目录完后,又坐晚上九点的火车,风尘仆仆的赶了回去,应颁予此次活动最辛苦奖。

liyan夫妇原本是候选人中第二梯队的,增补一轮后,才好容易熬到了第一替补,节目前不久才确定能够参加,应颁予最坎坷奖或最执著奖。

报名的网友,大部分如期到达了演播室,观众席坐的满满的,还额外加了两个座位。

大家与明月、主持人、导播等共同度过了难忘、愉悦的两个多小时。问与答都很精彩,网友参与的评论也很精彩。具体如何精彩,留待其他参加的网友发挥补充。

很巧的是,3月10号,竟恰好是明月开始写《明朝那些事儿》一周年。节目最后,节目组特意准备了一个蛋糕,一根小小的蜡烛,为这本书过了一个奇特的生日。大家还送给明月一份贺卡,写满了每个人的寄语和祝福。

节目后,大家拿到了明月的签名赠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忘记了端坐两个小时的疲惫,高高兴兴地离开:)

观海的报道到此结束。

2007.3.11
观海卢云远

其他参加活动的网友补充如下:

[匿名] 中午饭饭

2007-03-12 10:00:17
1.紧赶慢赶四点半赶到,结果发现嘉宾还没有到,现场调白调等离子调灯花了大量时间,在此体会到计划不如变化:)
2.主持人...思维一点都不慢,感觉是读过书的,...……
3.明月又胖了……
4.两口子去现场的就赚了,因为赠送的书有一有二,一个人只能选其一,两个人就能都拿到一二的签名版本……
5.坐的台子好硬啊,pp很辛苦
6.liyan兄的相机里面有我与明月的合影照片,麻烦传给观海吧:)
7.明月的一些没有在书里面写出来的东西在现场分享感觉不错,比如明月的读书观,比较受启发
8.读书有用的ppt做的不甚好,“有”看起来就像“冇”,哈哈,完全反义了
其他的想不起来了 

 

[匿名] 最执著奖

2007-03-12 12:32:16
感谢颁给我最执著奖

终于参加成功!感谢观海!发现大家都用网名,就我傻,搞实名制。

我照了3个人和明月的合影,一个是天津思考、一个是zj、还有一个。思考兄已收到,zj的不知道收到没有,照得不太好,见谅!还有一兄弟的已发给观海。

明月很健谈!主持人也是通读全书,不然不会表现的那么清楚,很低调,趴在明月旁别和明月合影。

什么时候能下载制作完成的视频,期待。录节目不容易,25分钟录了一个多小时。僵坐……

最执著奖
 

[匿名] 粉色毒药

2007-03-12 12:33:20
我就后悔竟然不知道再拉一个人去 何况当时一短路还报了两个名
没关系 另一本自己买好了
不过看到了庐山真面目也值了
感觉明月是个很本色的人啊讲的过程中摄像大哥也在后面笑……

分享参加明月节目的感受

Li Eric
2007.3.12

有幸作为观众参加了当年明月先生的<<读书有用>>节目,之前在博客上报名时已经是第26,27名了,初期的名额是20名,幸好后来名额扩张到30,才有机会参加,这里谢谢组织者观海.

很惊讶于明月的年轻,今年27岁,还有他对史学资料的广泛涉猎,觉得<<明朝这些事>>的成功真的是很难的,或者很不易的,
首先,这本书的特点是一是好看:年轻人才更容易理解年轻人的心理,写的书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有亲和力,大多数满腹经纶的大学者在这一点上都失分很多.

第二点:综合了无数的史籍,可是,在当今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又有多少人会在27岁前通读<<二十四史>>,<<明实录>>的人..
第三点是明月的坚持:每天写2000字,只有大节假日才会请假,一年算下来写了六十多万字,每天下班写4-5个小时,要阅读综合无数枯燥的资料,还要加以自己的综合分析,那轻松幽默的文字只是冰山的闪光夺目的一角,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工作量.

第四点是明月对历史有自己的分析,有自己的观点.如果不是这样, 这本书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 比如对建文帝下落的分析,有事实,有推论,结果自成一家.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

第四点是明月快速的反应力和判断力:从节目开始的撕去书皮上的红色广告开始,到节目末期对于主持人说唐伯虎不跟宁王造反是离经不叛道的纠正,在这样一个长达3个小时的节目录制过程中始终保持这样敏锐的头脑,真的是让人佩服.

第五点也与明月自身的性格有关,他是一个感性的人,他首先感动自己,然后再把自己的感动倾注在书中,感动无数的读者.
节目中最后的一个问题是我提出来得:明月有没有被自己笔下的人或事感动流泪?
明月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最让他感动的不是忠臣的被杀和让人热血沸腾的保卫战,是王阳明的追求,因为他的奋斗目标不是功名利禄,而是真理,这个答案让我意外,转念一想,也许明月在他身上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参加节目后,发现明月还有很多的想法没有落到纸面,以他的年龄和写作心态,前途真的是非常光明,希望他以后给我们不停的带来惊喜.
想对他说:读你的书,我很快乐.
听明月说在写作中有时会到超市走走,不为别的,只为看到人,当你在喧闹的人群中看到那个似层相识的温和的目光时,你是否会在脑海中回想起一句话:

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天津思考

2007-03-14 12:46:37

大家都发言了,作为最辛苦奖获得者我也说几句。作为《明朝那些事儿》的忠实读者,一直忠实的在晚上阅读,从未在上午或者中午阅读。
话说那一天心血来潮上午打开了明月的博客,正好看见观海兄刚贴的“寻人启示”.明月在节目中说:本来不信命,读了朱棣“三阵风”后信命了,The same to him!我本来也不信命,但看见刚贴的“寻人启示”后也信命了!读罢此“寻人启示”仰天长叹:命运如此安排总让人无奈!明月缘分啊!

精读《明朝那些事儿》又倾听了明月的谈话,我发现明月不仅对明史,而且对中国古典哲学、兵法、心理学、成功学都有很深的造诣!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以上这些阅读需求,阅读《明朝那些事儿》后你也绝不会失望。
那个主持人不知道叫什么,反正对她印象很好,落落大方,支持的很到位!

 

 

 

2007-03-14 23:17:56

节目中最后的一个问题是我提出来得:明月有没有被自己笔下的人或事感动流泪?
明月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最让他感动的不是忠臣的被杀和让人热血沸腾的保卫战,是王阳明的追求,因为他的奋斗目标不是功名利禄,而是真理,
能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