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11]

(2007-01-16 19:50:55)
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叁]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11]

 

 

王华不理解王守仁的行为,但是大家应该理解,有了前面的哲学课打底,我们已经知道, 王守仁先生正大踏步地前进在圣贤之路上,他在“格”自己家的竹子。

 

“格”竹子实在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王守仁坐在竹子跟前,不顾风吹雨淋,不吃不喝,呆呆地看着这个有“理”的玩意儿。

 

“理”就在其中,但怎么才能知道呢?

 

怀着成为圣贤的热诚和疑惑,王守仁在竹子面前守了几天几夜,没有得到“理”,却得了感冒。

 

王守仁病倒了,在病中,他第一次产生了疑问:朱圣人的话是对的吗?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在故事背后,还有着一个人对未知的执著和探索。

 

王华受够了自己儿子的怪异行为,他下达了最后通牒,不管你想研究什么我都不管,但你必须考中进士,此后的事情任你去做。

 

王华没办法,毕竟他自己是状元,如果儿子连进士都不是,也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王守仁考虑了一下,认为这个条件还不错,便答应了,从此他重新捡起了四书五经,开始备考。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王守仁确实继承了王华的优良遗传基因,他二十一岁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老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脸,打发了前来祝贺的人们之后,他高兴地拍着儿子的肩膀说道:

 

“好小子,明年必定金榜题名!” 

 

可是事实证明,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毕竟是靠不住的,王守仁先生常年累月干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临考前恶补只能糊弄省级考官,到了中央,这一招就不灵了。

 

之后弘治六年(1493)和弘治九年(1496),王守仁两次参加会试,却都落了榜,铩羽而归。

 

父亲王华十分着急,王守仁自己也很沮丧,他没有料到,自己想当圣贤,却连会试都考不过,心里十分难过。

 

换了一般人,此刻的举动估计是在书房堆上一大堆干粮,在房梁上吊一根绳子,再备上一把利器,然后拼命读书备考。

 

可是王守仁并非普通人,他经过痛苦的思索,终于有所感悟,并作出了一个决定。

 

为了得到父亲的支持,他又一次去找父亲谈话。

 

“我确实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