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评论精选集 |
上次说到,缅甸麓川一役,连败连两阵,折了方政。西南震动。消息传到北京,朝廷立即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
要说当领导呢,也简单。您只要从一堆意见中找出正确的那个并加以实施就OK。这种感觉,有点象赌筛子猜大小,盅子“哗哗”响,押就是了,猜对猜错自然有赌场老板 历史先生告诉您。
不如我们现在就来开个盘子,大家试试手气。也体验一次领导的感觉。
来了来了啊,买战买和了啊,买定离手!
押完了吗诸位?您确定不再改了?OK,开!!
按照明史的记载,麓川这仗打了。有一个人的意见在里边起了关键作用。谁啊?
死太监王振。他主战。
买战的诸位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太妙?一般有这位老大掺和的地方就没什么好事。
BINGO!答对了。
麓川之战,历史证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说他间接导致了土木堡之战的失败也不为过。但是说王振应该对此负主要责任,写明史的那位实在有点势利眼。
麓川之战的第一战役,发生在正统六年。张太后和杨士奇可还都活着呢,满朝文武外带英宗,全是干什么吃的?任由着一个太监说战就战,说和就和。各位刚才押的时候没王振,不也有人买了“战”么?
闲话少叙,接着说麓川。当下朝廷一边下旨骂沐晟(老爷子又愧又怕,心脏病加脑溢血,西方接引了。弟弟沐昂袭爵);一边征发各路大军十五万,拜薛贵为平蛮将军,兵部尚书王骥总督云南兵务。
说起这位王骥,也是个奇人。正统初年,甘肃、凉州地区少数民族骚扰边境,明将换人的频率赶上国足总教练了,还是孔夫子搬家――全是输。正统二年,王骥走马上任。到任下马拜了印,诸将升帐,没废话,开门就问:“追敌鱼儿海子那次,先败退的是谁?”
“都指挥安敬”。
“哦……,哼哼,来人哪,给我推出去!斩了!”说时迟那时快,当下五花大绑把安敬拉到辕门外。
“卡察!”但见刀光一闪,鲜血迸溅,斗大的人头满地乱滚。
这招杀鸡吓猴使出来,诸将没一个不害怕的。王骥由此立威。第二年对方又来骚扰,明军分兵合击,转战千里,杀得对方屁滚尿流。从此边境肃然。
正统六年,出征之时,王骥穿了皇上御赐的大红蟒绣衣、外罩细甲银光闪亮,头戴贵金兜鍪、手持硃弓,冲着皇上一拱手:“括噪括噪,老王去也!”浩浩荡荡,杀奔云南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