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35]

(2006-10-09 19:41:53)
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贰]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35] 

决断!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于谦就是这样训斥徐珵的。
       
        他接着说道: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就此迁都,大事必然不可挽回!难道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情吗?"(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他的这一番怒吼震醒了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朝中第一号人物吏部尚书王直站出来公开支持于谦,而明代历史上另一个连中三元者,后来的宪宗重臣商辂也站在了他的一边,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主战派终于打动了朱祁钰,并坚定了他抵抗到底的决心。
       
        由于于谦已经代理了兵部尚书,且又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朱祁钰便把防守北京的重任交给了于谦。
       
        这是天下最高的荣誉,也是天下最重的重担。
       
        散朝后,于谦走出了大殿,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回想起这个并不平静的早晨,他也不由得感到惊心动魄。
       
        但此时的于谦已经没有时间多想了,因为此时他那瘦弱的身躯已经承担起了国家兴亡的重担。
       
        在八月十八日的这个早晨,他进行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也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转变。
       
        他的不朽传奇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八月十九日
       
        于谦召开了他的第一次军事会议,必须说明的是,这位兵部侍郎虽然是个与军事打交道的主官,之前却从未指挥过军队。算是书生上阵。
       
        话虽如此,书生上阵未必就不行,南宋的虞允文就是以文官的身份组织战争,并最终在采石击败金完颜亮数十万大军的。
       
        于谦虽然是文官,但他对兵法也有研究,排兵布阵很有一套,相信是小时候看课外书打下的基础。
       
        所以说,课外读物实在是必不可少的。
       
        但当于谦真正了解到目前京城的情况时,他才认识到,摆在眼前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撇开那些逃跑投降派不说,军事上的压力就实在吃不消,土木堡失利几乎把所有的老本都赔干净了,京城里连几匹像样的好马也找不着。士兵数量不到十万,还都是老弱残兵和退休人员。
       
        这倒也罢了,关键在于士气不振,一流部队被抽调出去作战,却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侥幸逃回来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自然会把敌人描述得极为厉害。
       
        城内的二流部队听到这些前辈们的议论,自然心里害怕,在他们的眼中,也先和他的蒙古骑兵简直就是外星怪物,一人长了好几个脑袋,怎么也打不死。
       
        但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代理)自己也没有信心,朱祁钰也不算是个胆小的人,可是在如此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也没有了主意,虽说目前他同意抵抗,但如果再打个败仗,朱祁钰也是很有可能改变主意的。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稳定军心。
       
        于谦在听完属下的汇报后,沉思不语,仔细研究过军事布防图后,他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下达了自己的第一道军令:
       
        "自即日起,奉命征调如下部队赴京守卫:
       
        1、 备操军。包括两京备操军、河南备操军
        2、 备倭军。包括南京备倭军、山东备倭军
        3、 运粮军。包括江北所有运粮军
        4、 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军(战斗力较强)
       
        各军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并按时赶到京城布防,如有违抗,军令必斩!"
       
        以上部队共计十余万人,可以看到,这些部队并非主力,大多是预备役或是后勤部队。
       
        主力部队去了哪里?
       
        全埋在土木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