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评论精选集 |
评论精选集[26] -论李景隆是军事白痴及其失败之必然性
沉静如海 发表于:2006-06-03 00:21:51
《论李景隆是军事白痴及其失败之必然性》一.为将政令不一,上下异心.一败二.北平天冷,南军衣服不够,士兵缺吃少喝,战马缺少草料.二败. 三.不顾地势险峻,深入妄求争利,三败. 四.没有智慧,没有威信,既不勇猛也无智谋.四败. 五.士兵喧哗,乱敲金鼓,进退无据,军纪不严.喜欢听好话,重用小人,五败. 由此五败,还打什么.不如回家玩鸟去.
[匿名] lunarmari 2006-06-03 00:44:42
朱棣认为李景隆"为将政令不修,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败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衣褐者少,披触霜雪,手足皲瘃(zhu),甚有堕指之患,况马无宿稿,士无嬴粮,败二也;不量险易,深入趋利,败三也;贪而不止,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败四也;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败五也"
----------------------
呵呵,找到朱棣的《论李景隆是军事白痴及其失败之必然性》的原文,果然是五条..
朱棣认为李景隆"为将政令不修,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败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衣褐者少,披触霜雪,手足皲瘃(zhu),甚有堕指之患,况马无宿稿,士无嬴粮,败二也;不量险易,深入趋利,败三也;贪而不止,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败四也;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败五也"
----------------------
呵呵,找到朱棣的《论李景隆是军事白痴及其失败之必然性》的原文,果然是五条..
其他回复:
[匿名] 那就都杀
2006-06-02 21:24:36
看着过瘾就去差了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朱元璋开的宦官参与政事的先例.(这条不知真假,达人说明下,呵呵)
洪武十年,他派遣中官核实征税;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又派遣尚膳太监尔聂、司法太监庆童赴陕西河州等卫,处理茶马贸易事务。
(感觉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呀,不是立了牌子了吗,虽然这些太监没干啥大事儿可也开了先例了)
2.----
藩王
在王府之外,在王府庄园之外,藩王不得干预地方民政、财政,与地方行政机构不形成辖制关系。
(怪不得连北京城朱棣都要打架才能控制,^^)
3.----
卫所(猥琐 -_-)制度
大概5600人为1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
4.----
明初都有文字狱了,晕,以前以为只有清朝有....
"元"字都不用,用洪武原年
则->贼 生->僧 道->盗 藻饰太平->早失太平殊->歹朱
无语...
5.------
洪武十三年还有个南北榜案,不过杀人很少,^^
先录的都是南方人,有人举报考官偏向同乡,杀了.后录的都是北方人...南北榜
后来就开始按比例在各地取士,貌似跟现在高考很相似,各地分数线不同
6.------
顺便问下,朱棣造反有多少小弟? ^^(30多打数万太nb了)
后来反的宁王是朱宸濠,就是被阳明公带几千杂牌兵几十天就活捉那位,乱评一句:生不逢时啊,遇见阳明公是他倒霉
2006-06-02 21:24:36
看着过瘾就去差了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朱元璋开的宦官参与政事的先例.(这条不知真假,达人说明下,呵呵)
洪武十年,他派遣中官核实征税;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又派遣尚膳太监尔聂、司法太监庆童赴陕西河州等卫,处理茶马贸易事务。
(感觉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呀,不是立了牌子了吗,虽然这些太监没干啥大事儿可也开了先例了)
2.----
藩王
在王府之外,在王府庄园之外,藩王不得干预地方民政、财政,与地方行政机构不形成辖制关系。
(怪不得连北京城朱棣都要打架才能控制,^^)
3.----
卫所(猥琐 -_-)制度
大概5600人为1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
4.----
明初都有文字狱了,晕,以前以为只有清朝有....
"元"字都不用,用洪武原年
则->贼 生->僧 道->盗 藻饰太平->早失太平殊->歹朱
无语...
5.------
洪武十三年还有个南北榜案,不过杀人很少,^^
先录的都是南方人,有人举报考官偏向同乡,杀了.后录的都是北方人...南北榜
后来就开始按比例在各地取士,貌似跟现在高考很相似,各地分数线不同
6.------
顺便问下,朱棣造反有多少小弟? ^^(30多打数万太nb了)
后来反的宁王是朱宸濠,就是被阳明公带几千杂牌兵几十天就活捉那位,乱评一句:生不逢时啊,遇见阳明公是他倒霉
-----
以前对明朝印象很差,这几天查了些资料,觉得我要反清复明了,下面转一位仁兄的话:
======
满清268年间,没有一个杰出思想家(龚自珍、魏源等排不上号)、没有一个杰出科学家,没有一项重大的科技发明,也许唯一可以安慰一下的是出了一个讽刺社会小说家曹雪芹。但流放到东北宁古塔充军的文人学士却有十几万之众!
以前对明朝印象很差,这几天查了些资料,觉得我要反清复明了,下面转一位仁兄的话:
======
满清268年间,没有一个杰出思想家(龚自珍、魏源等排不上号)、没有一个杰出科学家,没有一项重大的科技发明,也许唯一可以安慰一下的是出了一个讽刺社会小说家曹雪芹。但流放到东北宁古塔充军的文人学士却有十几万之众!
反观明代,我们不但有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更有王阳明、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有宋应星、徐光启、李时珍,甚至游山玩水都出了一个徐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