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回复集[6-7]

(2006-05-24 22:07:42)
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明月回复集
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回复集[6]
 

作者:当年明月 回复日期:2006-4-8 23:12:26   

  呵呵,同志们不要急,此文对人物的评价还是力争客观的,如上面几位朋友所说,对某些制度和历史人物的看法大家都是不同的,在我看来,每个人和制度都有两面性的,所以在写八股制度时,我不但写了其落后的一面,也写到了其先进的一面,至于朱熹,大家更不用急,此人我后面还要写到的,他的道德品行确实不太端正,在历史上有着相当的消极作用,这些都是事实。但他也有积极的一面,他和他的理学在后面我会用很大篇幅来介绍的,包括他和理学对历史的贡献。

  

  历史人物丑陋的一面我一定写出,但他们优秀的一面我也不会掩盖的,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是人就有缺点,比如我写陈友谅,就既要写到他的心黑,也要写到他的光明磊落,最后总结此人的一生功过得失。我会在文章中给他们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放心吧,呵呵

 

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回复集[7]

 

在某些篇中,我们要讲一点制度,这些制度及其产生原因是明朝历史中不可缺少的,只有深刻分析这些,大家才能对明朝很多奇怪的事情得出自己的解释。

  在我看来,具体事件是很容易的写的,因为它们很复杂,而制度是很难写的,因为它们很简单。

  

  大家可能不太明白我上面这句话的意思,我来解释,有朋友给我发邮件,希望能用我的笔来写一些哲学,我原先用同样的笔法写过经济学、心理学,但哲学从不敢写,因为哲学太简单,这个简单是指高度的概括,而其他的科学往往有着具体的内容,容易理解,哲学过于抽象,所以很难用这种笔法写出来。

  

  在写作中,我深深的感觉到,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历史深处的某些规律和法则,是很难用轻松的笔法写出这些东西的,因为这种笔法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深刻的理解这些规律。

  

  所以在写制度分析时,是我最感困难的时候,写出来很容易,但要把这些东西用轻松的笔法写出来,那就太难了。但无论如何,既然标题是好看的历史,那么就姑且一试吧,所以才有了前面的地主是怎样炼成的和名将是怎样炼成的两篇文字。

  

  如果大家觉得可以接受,我们将继续这种方式,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深层的规律,大家才能用感性和理性上去理解明这个朝代。而我相信,再深刻枯燥的制度内涵也是可以生动的表现出来的,就如同描写具体事件一样。我坚信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