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回复集[1-5]

(2006-05-24 18:10:17)
分类: 明朝的那些事儿-明月回复集
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回复集[1] 

 作者:就是这样吗 提交日期:2006-3-10 22:21:00 
好了,今天晚上开始工作吧
  说起来,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了,主要心理和历史方面的,偶尔也写点经济,本来只是娱乐下自己,没有想到发表后居然还有人捧场,于是便轻飘飘起来,客观来说,我的写作态度很不认真,每次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些历史史料记录也凑合着用,记得多少写多少,直到有一天,终于因为我这不严谨的写作态度与人发生了矛盾。
  
  也是这件事,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明白了自己其实还差得远。所以我希望能重新开始,下面的这篇文章我构思了六个月左右,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望大家能给予评价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不是小说,不是史书,就姑且叫《明札记》吧,从我们的第一位主人公写起,要写三百多年,希望我能写完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1 1:18:37   
  多谢支持,此文我想写多时,我原先也是某论坛版主,文章写过不少,不过那时不懂事,总是以浮躁的心情去写,多承错爱,点击率也很高,慢慢的也让我有些不可一世,自以为了不起,听不进不同意见。当我醒悟时,才发现自己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怪圈,所以我辞去了所有职务,来到贵宝地注册,希望用心写出一部真正认真的作品。只有用心去写,才能有所得,才能对得起看贴的同志,此文我会一直写的,希望大家能支持我,这也是我的心愿,写一部真正用心的作品。
  
由于明天出差,可能要几天才能回来,在此先说声对不起,不在这几天,希望大家能多帮忙顶顶,再次多谢大家的支持,回来后必定完稿。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5 23:40:15   
  多谢大家的支持,非常感动,刚下飞机,现在马上写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7 12:19:41   
  让我怎么说啊,兄弟们啊,姐妹们啊,太让我感动了,我怎么承担得起诸位的厚意,
  
  啥也不说了,昨天写到一点,今天刚下班,现在马上写,拚了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7 14:29:51   
   楼主是学什么的,文章可有出处?
  
  呵呵,不好意思,我的专业法律,主修心理学和经济学,历史是我从小的爱好,文章是我根据现存的各种史料加上自己的加工和分析写成,使用通俗笔法,希望老兄能多多指教
 
作者:王虫天使 回复日期:2006-3-17 15:25:34   
  指教不敢,我非常赞赏用心理分析的手法进行创作,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8 19:10:36   
  多谢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啊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9 00:01:52   
  今天不能再写了,我写文章要经过构思和布局,保证质量,对大家负责,明天继续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9 11:26:23   
  多谢大家的支持,我居住在一个繁华的城市里,有着一份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工作,写此文本来只是兴趣,但我认为既然要写就一定要写好,不能糊弄人,不能是流水账,不能枯燥无味,不能只是翻译文言文,或是一味插科打诨,要有一定的历史深度。为此,我在写作时隔绝了自己,我相信只有宁静的心才能写出会意的文字
  
  虽然我失去了很多娱乐的机会,但我认为很值得,这是一次精神上的磨练,相信自己能够坚持下去。
  
   我一定能写好,写完。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9 14:12:00   
   继续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9 20:42:56   
  楼上的兄弟,你这样说我怎么承担起啊,感谢感谢,必不敢负诸位厚意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9 20:44:19   
  另说一句,我是男的,呵呵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19 22:59:34   
  呵呵,我都不好意思了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0 13:11:02   
  谢谢大家关照,出书或是博客我也考虑过,暂时先把文章写好吧。大家厚意,无以为报,写吧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0 17:47:56   
  再次谢谢大家的关照,一定尽力写好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0 21:05:15   
  多谢支持,将历史的真实性和可读性结合一直是我的梦想
  
 
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回复集[2]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1 09:30:46   
  多谢大家支持,昨天实在太累,写完最后一篇倒头就睡着了,真是累,现在每天大约写四篇,其实按照我自己的打算,每天只能写一篇,校对后才发出,实在为大家所感动,无以为报,增加了写作量,边写边改。也写了这么多了,索性就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吧
  
  其实我很佩服有些朋友,一写就是几十万字,其实我也想写快,但这篇文章写快实在太难,可能有些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文的史料来源很复杂,各种历史观点都有,比如马皇后的名字,有的史书说是马秀英,有的说没有名字,再如朱元璋参加起义,有的史书说是汤和写信导致,有的说是他自己参加,还有朱重八名字的来历,共有三种说法,一个是我所列,另一个慈洵同志已列出,还有一种是说朱元璋出生时身上有虫爬,所以叫朱虫爬,后来才叫朱重八,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我每碰到此种情况,总是异常小心,都是学者考证,都是史书之言,经过自己考量后进行选择。而明代之史料耗如烟海,此文章的史料来源大约有二十余种,除去最基本的明史、简明明史、续资治通鉴、通考、明史稿(王鸿绪)、明史(孟森)、明朝纪事本末、剑桥中华明朝史等十余种官方史料外,还有十余种明清一代的史学评论、笔记、杂谈等。每次写作时总是搜肠刮肚,考虑怎么组织材料,怎么取舍,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这篇文章基本没有长篇大段的翻译文言文或是引用史料,这是因为我觉得那样写实在是一种应付人的方法。将已有的史料翻译成通俗语言再加点插科打诨,似乎不太合适,倒不如写几个史料来源让人自己去看的好。所以此文是用我消化取舍史料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的,采用了一些小说笔法。并加入一些心理分析和经济政治军事制度发展的讨论。
  
  此文的史料来源度应该说是比较高的,文中大约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有史料来源的,人物的某些动作语言、甚至在某些场景描写中也是这样,比如陈友谅杀徐寿辉那一段,谋杀发生的时间、地点、徐寿辉去的原因、谋杀方式、凶器以及当时的天气,都是有史可考的。
  
  所以实在是辛苦,我这个人不敢胡说八道,随意编造历史,只好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因为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历史的真实性就没有历史,写得再好也不是。用我自己的话说,这个叫戴着镣铐跳舞(苦笑)。
  还是说回资料问题,我所在的地方有一所著名大学,该大学图书馆有两本珍本清朝人笔记,所谓珍本就是你买不到也看不着,我跑去借,图书馆的小姐把眼一抬,你谁啊你,凭什么借。没办法,回单位找领导开介绍信,领导看到我申请去查资料也是一头雾水,还是鼓励两句给我开了。回去拿介绍信给人家,脸色才好看点
  
  "这书很珍贵的啊,就在这里看,别损坏了"。喔,
  
  "你不是司法部门的吗,看这种书干嘛" 没什么,就是看看,
  
  "你是我们在我们学校读在职研究生的吧" 不是,就是看看
  
  "那你是要写东西,找资料的吧" 真不是(当时还没有想写),就是看看
  
  她也不问了,把书拿给我,我最后听到的一句话是"这小伙子,真逗"
  
  小姐,你才逗啊
  
  说实话,资料有了不一定是好事,因为除了那本剑桥史,其他的几乎全部是文言文,翻译过来已经不容易,还要理解消化,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尽量不引用。这几十本厚砖头推在我身上,实在让人痛苦,所以我痛恨文言文,极度痛恨,发誓不写让人看不懂的文章。
  
  上面有朋友已经说过,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的好看是很难两全的,我很同意这一点
  
  所以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这样的一种类型,能反映历史的真实,但同时要通俗,好看,让人读了轻松,并从中了解那个时代的某些制度和制度的成因,如果诸位能在轻松中感到有所得,我就很满足了。
  
  文章写出来就是要让人看明白的,阅读应该是乐趣和知识的结合体,不是吗
  
  上面有朋友说把我的文章说给自己的妈妈和奶奶听,她们也很喜欢
  
  我认为,这是对我文章的最高评价
  
  我一定会继续努力。
 
 
 
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回复集[3]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1 16:08:56   
  呵呵,不好意思,不是个人色彩浓重的情感作品,要一个人一次写完这种枯燥的历史题材,实在是还没有那种修为,毕竟不是专门干这个的,只好写写停停,麻烦各位多陪陪我了,只能保证写作时静心竭力,不敢马虎,多谢指教
  
  另外多谢楼上的同志提出的问题,解释一下,朱元璋在钟离招来的二十四个人并不是后来他才从濠州出走时的二十四个人,后来的二十四个人是他挑过的,文中应该已经说过,如果写得不清楚,再次申明一下,相信这样可以解释清楚。
  朱元璋并没有脱离红巾军的旗号,文中也没有这样写,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郭之兴还会去找朱元璋,而且孙德崖不敢杀害朱元璋的原因之一。
  郭子兴是否算是投靠朱元璋的问题,这个应该算是个人观点问题吧,呵呵
  至于合并后是两万三千人的问题,这个确实是我省略了,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太重要吧。
  
  呵呵,多谢露天沐浴兄指教,看得如此之细,也实在是让我感动(认真地)。老兄所提问题已作解答,但这并不代表着此文不存在其他问题,说实话,本人水平有限,虽然参考多种史料,但必有疏漏,这也是我在前面写明不是史书的原因.
  
  在下何德何能,敢写史?,只希望诸位当作闲暇之余的一种娱乐,我写此文本为自娱兼取乐大家,希望大家就不要用看待史书的要求看本人这篇小文啦,实在承担不起啊,呵呵,如有错漏还请多多包涵,因为我写回复也很累的,希望把全部精力投入写作中,多谢啦。
  
再次多谢沐浴兄的意见,以后多多捧场啊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1 16:19:24   
  元末的和尚能娶老婆?!还有孩子?!
  ----------------
  
  这个是真的,此处是根据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中的记载:中原河北僧皆有妻,公然居佛殿两侧,称师娘。。。。。。殆与常人无异,特无发耳。呵呵,我偷了个懒,没有列明出处,不好意思。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1 17:06:56   
  今天写了一篇长的,还要上班,脑袋重得像铅一样,之后又回复了两篇,实在撑不住了,诸位体谅,帮我省省力吧,俺歇会先,呵呵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1 21:07:08   
  多谢大家的支持,休息了一会,感觉轻松多了,再写一篇,以报诸位抬爱之情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2 10:13:15   
  谢谢大家,这样的称赞我实在担当不起,唯有继续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2 20:25:19   
  谢谢大家捧场,继续
  
 

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回复集[4]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3 13:00:53   
  诸位大哥大姐,不好意思,昨天开了一天会,翻了一天的法条,头疼,回到家里才有时间,牢记大家的话,无论如何保证质量,不敢马虎的,一个晚上写了这两篇,那些在线等的朋友们,对不起你们啊,实在是抱歉,我只有更加用心写作,才能报答大家的厚意。
  在昨晚写作时,想起白天所写的东西,感觉到十分有趣,在此写出,与大家共同分享,由于我的工作性质,白天我写的都是极为枯燥、严谨,具有强烈的逻辑性的东西,这些玩意都是冷冰冰的,不能有任何个人感情和倾向。到了晚上,写历史,虽然历史是建立在大量的史料基础上的,但由于史料往往自相矛盾,需要甄别,而且史观不同,应该说有很大的空间,在我写作时,必须把史料消化吸收,然后以自己的描写方式和笔法将之表现出,还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和历史观,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史料就永远是杂乱无章的史料,不是历史,也不是历史观。而承蒙大家错爱,愿意看在下的这篇小文相信也有写作方法的原因在内吧
  
  这实在是一种矛盾,几年前我参加工作刚开始写的时候,确实很不适应,但慢慢的,我觉得这对我是很有好处的
  
  因为白天长时间的类似钻牛角尖的逻辑分析,能够让我在写历史文章时把握住自己的思维,使文章具有较好的逻辑性,不致于走得太偏,太远。而那种在固定条文上的写法也让我习惯了在固定史料上写作这种"戴镣铐跳舞"的方法(呵呵,还是觉得不舒服啊)。
  
  更重要的是,工作中的逻辑分析和思考让我发现了在历史中,很多表面上看来不相干,甚至相隔上百年的历史事件,实际上是有着很深刻的联系的,也让我看到了当时某些经济、政治制度对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影响,而这些制度的产生更是反映了神秘的历史规律。特别在明朝开国后以及明中期,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些东西,我都将在后面文章中为大家分析,当然还是尽量用比较通俗的说法,我会努力的。现在想来,真是受益匪浅。
  
  呵呵,不注意一下子写了这么多,如果写历史文章也能像这样就好了。再次多谢大家的支持,相信这篇文章是我的一个旅途,在旅途中,遇到了大家,我会和大家一起把这段旅途走完,并在旅途中同大家继续这种交流的
  
   多谢你们的支持,让我们一起走完这段长路,谢谢。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3 13:04:10   
  下面继续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3 20:39:53   
  大家太关照,本人定不负所托,看到上面的问题了,呵呵,我想朱元璋同志也是会发火失去理智的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3 22:14:50   
   不好意思,打错了字,更正一下,上文中李继元应为李继先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4 14:09:18   
  别跳,有话好说我马上写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4 14:28:01   
  感谢大家的支持,如此支持我,而我却不能一一回复,为方便与大家交流,可通过邮件联系我,邮箱地址是tyjszym@126.com,今后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捧场,我一定写下去。
  
  另说一下,邮箱名字的来由是天涯就是这样吗七个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明朝的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回复集[5] 
 
作者:苏丑丑 回复日期:2006-3-24 14:30:00   
  被名字骗进来的,,后面不如前面精彩...
  
  前面也不够深入,,当不得历史心理分析这几个字...
  
  萧让MM写武的有些就很有历史心理学的味道...
  
  LZ,我不是说你不好,我是说你可以更好....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4 14:50:12   
  呵呵,楼上的MM好厉害啊,谢谢你的支持,把我学过的心理学上的分析方法用在历史上,只是我的一个尝试,我自己也在慢慢习惯中,苏MM认为不周到的地方请多包涵,
  
  千万别把俺和萧版主比,自认为是没有资格的,写武方面也确实不是我的专长,此文其实才刚开头,后面的三百年,想到就头大了。在下一定再接再厉,努力向各位前辈学习。
  
  苏MM,多谢你的关注,是我前进的动力啊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4 21:15:45   
  不好意思,今天还有,正在写,这是我的错,今后一定注明还有没有,对不起啦
  
  还有一点是我过意不去的,感谢大家的支持,但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回复每位的帖子,实在过意不去,多谢大家
  
  另如果对本人有何要求可以发邮件到本人邮箱,方便联系地址重复一次tyjszym@126.com
  
  现在感觉时间不够用啊,写此文不敢马虎,本人现在上下班都改成了步行,为的是能够有一些时间来构思和组织史料。晚上一切娱乐节目都不参加了,全力写好此文,只有这样,才能感谢大家的支持
  
  再次多谢大家的捧场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4 23:02:19   
  计划每天写三篇,如果不到三篇会说明原因,如果感觉思路清楚,也可能会多写,并会予以说明。因为这个实在不能一概而论,多谢大家支持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4 23:36:40   
  看到就回,还不肯定写不写,下篇已经构思完成,今天是周末,有可能写出来,但不敢肯定发,诸位也不要太辛苦,早点休息吧,我会一直写的,呵呵。
  
  张子明的忠诚可能是因为他们大敌当前的原因吧,他本来也是朱元璋的手下,而且朱文正能将这个任务交给他,应该也是很信任他的,呵呵这是我的理解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5 0:10:41   
  只是构思,还没有写出来,为保证质量,明天再写出来吧,诸位先休息吧,不然我会心不安的(认真的)
  
  谢谢各位的支持,你们太让我感动了,无论如何,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作者:就是这样吗 回复日期:2006-3-25 21:21:47   
  不好意思,电脑出了点问题,上午写完后,就不断出故障,整了一下午,始终不能解决问题,找人重装了一下,稍微好点,现在上来,多谢朋友们的支持,转贴本人并无异议,希望各位注明出处和作者,免得出现争议,多谢啦。
  
  另滕王阁上可以看到鄱阳湖,是本人2004年去南昌旅游,在滕王阁游览时导游介绍的,还特意说到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了这一景观,我在写作时考虑过这个问题,于是查了一下华夏网,上面的介绍与那位导游所说是一样的。不过刚才看到楼上朋友所说,我便打了电话向南昌的大学同学求证,他确认在滕王阁上看到的应该是与鄱阳湖相连的赣江,并不是鄱阳湖的湖面,所以上面朋友所说的应该才是正确的,在此感谢老兄提醒,呵呵
  
  虽然电脑经常出问题,我写这段话已经重启了三次,但不写完实在对不起各位朋友,本人一定守信,言出必行,再困难也会写下去,等会继续贴
  
  多谢各位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