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红色娘子军》诞生记

(2014-08-13 18:55:49)
标签:

红色娘子军

谢晋

祝希娟

王心刚

电影往事

分类: 红色往事
电影《红色娘子军》诞生记

 电影《红色娘子军》是著名导演谢晋的成名作,该影片以缜密独特的导演构思、娴熟冷静的镜头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呢?

  1957年,广州中南军区创作研究室专业作家梁转业到海南。在海南,他见到了闻名全国的红色娘子军连的老战士。梁信的创作灵感一下子被点燃了,他决定写一部关于红色娘子军战士的作品,让她们的英雄事迹世世代代传下去。他整整四天四夜闷在招待所里一口气写出了一部电影文学剧本《琼岛英雄花》。随后,他又将剧本打印成稿寄往全国各电影制片厂及杂志社,希望这部作品能被搬上舞台或者银幕,但结果却令他很失望,寄出去的稿子都石沉大海般地没有任何回音。

电影《红色娘子军》诞生记

  寻找“火辣辣的大眼睛”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正当梁信开始淡忘这本在他最为艰难时创作的剧本时,他突然收到了一封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来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因拍摄《女篮五号》而蜚声影坛的导演谢晋写来的。谢晋在信中称看了《琼岛英雄花》后很受感动,决定把它拍成电影,并请梁信到上海面谈。对于谢晋的来信,梁信兴奋不已,他立即赶到上海与谢晋一起对剧本进行了相应修改,很快拿出了拍电影的新剧本。对于影片的名字,谢晋觉得剧本《琼岛英雄花》这个名字稍显文气,经与梁信商量后决定将其改名为《红色娘子军》。

  剧本定稿后,谢晋很快就圈定了演员,其中男主角洪常青由王心刚饰演、南霸天由陈强饰演,只是女主角琼花直到临近影片开拍还没个着落。因为他要找的琼花很特别,不一定要鲜亮的外表,但一定要有梁信在剧本中写的那双“火辣辣的大眼睛”。到哪儿去找这双火辣辣的大眼睛呢?正当谢晋为寻找“大眼睛姑娘”而烦心时,一天,他到上海戏剧学院办事路过一间教室时,里面传出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伸头一看,但见一个“火辣辣的大眼睛”正在与一个男生吵架。“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琼花么?”谢晋一看到那双大眼睛,心里不由得一阵狂喜,连忙上前对那个大眼睛女生作了一番“盘问”。原来这个女生名叫祝希娟,而且以前也曾拍过戏。为了慎重起见,他又连忙找梁信来“把脉”。梁信只一眼便认定了眼前的这个姑娘就是吴琼花。祝希娟就这样走进了《红色娘子军》。

电影《红色娘子军》诞生记

  《红色娘子军》中的泼辣与柔情

  《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是旧社会时期海南千千万万个劳动妇女的缩影。为了把握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祝希娟专门来到海南岛体验生活,虚心向当年红色娘子军的战士请教,细心揣摩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她终于完成了从“学生”到“娘子军”的转变。在影片中,她那双火辣辣的、坚毅而令敌人望而生畏的眼睛至今看来还是那么传神、生动。祝希娟把那种“苦大仇深”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红色娘子军》整体格调是沉重刚毅的,但由于这是一部反映女性体裁的影片,谢晋在导演时也别具一格地融进了女性温情的一面。剧本原有一场洪常青和琼花之间的爱情戏,因为在当时的大气候下,文艺作品中爱情在某种程度上是得不到认可。如果按照原来剧本路数拍摄的话,后期审查会不会有麻烦?谢晋经过考虑,便将剧本作了相应改动:琼花和常青从恋人成了同志。

电影《红色娘子军》诞生记

  《红色娘子军》的插曲成为经典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红色娘子军》中的这首歌至今传唱不衰。然而,作曲家黄准当年在创作这首歌时却是费尽了心血。

  1959年初春的一天,导演谢晋在天马电影制片厂门口递给了黄准一个《红色娘子军》本子,问她有没有兴趣为它作曲。谢晋之所以找黄准为《红色娘子军》作曲,是因为在此之前,黄准为他拍摄的电影《女篮五号》所创作的电影插曲《青春闪光》很受观众欢迎。黄准回家后,一口气读完剧本,并被剧本那丰富的剧情和生动的人物所吸引了。第二天,黄准就找到谢晋,说十分喜欢这部作品,并希望能早日去海南体验生活。

  黄准的慨然允许,让谢晋高兴不已。在讨论中,有人提出红色娘子军是一部反映革命题材的影片,在插曲上不必创新,最好以一首革命历史歌曲代替,这个主张也得到了在场绝大部分人的赞同。然而,黄准却对此不以为然。她说:“革命历史歌曲虽好,但却没有本剧的特点,也没有海南特色。”她主张影片《红色娘子军》一定要有一支娘子军自己的歌:“我一定要写出一首能够流传下来的,为群众喜爱的新的革命歌曲。”

  黄准立即与摄制组及编剧梁信一起乘一架小飞机来到海口体验生活。当晚,他们便观看了海南地方戏——琼剧《红色娘子军》。黄准看了演出后不仅对剧中人物、情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被剧中音乐深深吸引了。那优美而委婉的旋律,那在别的剧种中很少能听到的新颖别致的乐器音色,还有那带有特殊风味及特殊效果的打击乐都令她大开眼界、惊叹不已。此后,她又先后三次下海南,遍访当年红色娘子军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及尚健在的娘子军战士,收集了众多海南民歌,仔细分析海南民歌的特点。经过反复思索和想象,一首短促有力、浓郁深沉,且富有海南特点的旋律《红色娘子军连连歌》在她的笔下诞生了。“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后来《红色娘子军连连歌》随着影片的播映立即传遍大江南北,成为电影插曲中的经典之作。

电影《红色娘子军》诞生记

  成新中国彩色电影的扛鼎之作

  经过全剧组将近一年的努力,1960年电影《红色娘子军》拍摄完成,该片一经上映,便好评如潮,并在两年后的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一举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除此而外,这部影片还在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剧本奖,并在1964年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上获万隆奖第三名。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新中国彩色电影的扛鼎之作,谢晋和祝希娟也因这部影片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导演和明星演员。

电影《红色娘子军》诞生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