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皇帝”詹姆斯-卡梅隆:12年后的完美轮回

标签:
阿凡达卡梅隆泰坦尼克号娱乐 |
分类: 译制影片 |
1997年:驾驶《泰坦尼克号》的“世界之王”
1997年是好莱坞的丰收之年,年票房第一次突破60亿美元,银幕则第一次超过3万块,过亿电影有16部,也创下历年的纪录。不过,1997年对43岁的詹姆斯-卡梅隆却有点流年不利的意思,因为他非要拍一部结局全世界都知道,必然要挨嘘的沉船电影出来——《泰坦尼克号》!全好莱坞都在等着看笑话,但是,他还是赌赢了!
请注意,《泰坦尼克号》最初是派拉蒙投资发行的,而在此之前,卡梅隆已经为福克斯拍了两部赚钱的电影(《真实的谎言》和《异形2》),可是福克斯还是害怕卡梅隆再犯大手大脚的毛病,结果怕什么就来什么——《泰坦尼克号》还是超期又超支,眼看着就要成为好莱坞人人闻之色变的《未来水世界》第二(此片成本1.75亿美元,北美票房仅8823万),最后还是福克斯出来救急,掏了6500万出来,影片才得以完成。
当时剧组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超支,拍摄的过程也极不顺利,甚至闹出三位替身演员摔断骨头的大事故出来。在片场冰冷的水中,剧组人员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引发感冒肆虐,连身体壮实的“劳模”温斯莱特都吃不消,病倒后发誓再也不拍卡梅隆的电影了。再加上卡梅隆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极高,特效人员虽然拥有顶级软硬件,但面对卡梅隆提出的为影片添加雾气效果的要求,也濒临绝望。
派拉蒙本来指望《泰坦尼克号》当暑期档的先锋,然而根本指望不上,影片公映日期被迫来个乾坤大挪移,从暑期档七月推迟到年底,业内分析家都在等着看卡梅隆的大笑话,他竟然在一部成本如此之高的影片中,启用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两个新人当主角,片长居然有三个多小时,等于一般电影的两倍,他简直处处在与好莱坞法则作对,自己往悬崖边狂奔不止。
影片上映首周,票房只得2800多万,看上去分析家们胜利了,但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因为观众被逼真的特效惊呆了,为缠绵的爱情戏哭傻了,他们因这部用好莱坞最尖端电影科技低调包装的浪漫至死的爱情电影而疯狂了。《泰坦尼克号》接下来势不可挡,在票房冠军宝座上足足坐了15周,这是个空前的纪录。影片还成了第一部全球票房过10亿美元的电影,其18.49亿的总票房至今无人能破。
得到的不仅仅是大把大把的钞票,还有奥斯卡大叔忙不迭的褒奖。第70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这艘“大船”收获了11座小金人,创下了好莱坞历史上的又一个传奇。詹姆斯-卡梅隆本人则搂着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奖两大奖项,骄傲的不可一世。这个在片场一度担心自己会失业的家伙,终于放心而狂妄的大吼“我是世界之王”!
2009年:推出《阿凡达》的“下凡天神”
2009年也是好莱坞的丰收之年,年票房第一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过亿影片32部,正好是1997年的两倍,也创下历年新高。1997年之后的好莱坞,一直在享受《泰坦尼克号》红利。《泰坦尼克号》把好莱坞的电脑特效推进了一大步,技术成为了促进票房的第一生产力。从此好莱坞成了超级英雄的乐土、续集和系列片横行的领域,就连向来保守的动画片们也进入了计算机时代。不可思议的是,“世界之王”在《泰坦尼克号》之后没有趁热打铁,反而赋闲再赋闲,看来已经落后于时代了。然而,蛰伏12年的卡梅隆再出手,一部《阿凡达》踏平了之前《泰坦尼克号》的几乎全部票房纪录,真正将电影视觉艺术带进了21世纪!
有人为卡梅隆脸上贴金,说他为《阿凡达》十四年磨一剑。但这离事实太远,卡梅隆在《阿凡达》的伦敦首映发布会上亲口承认,他在《阿凡达》上花了四年半时间。在“失踪”的12年中,卡梅隆险些接手拍摄《蜘蛛侠》电影版、新版《人猿星球》以及《终结者3》,可惜后来都告吹了,还一度沉迷于拍摄记录片,让人怀疑他还能否回来拍电影。
其实,卡梅隆的一根筋没有变,他一直想拍一部有关外星蓝色巨人的电影。可是想法太超前,最初没有技术能帮助他实现,直到他看到《指环王》中的咕噜姆,才知道梦想已经不远——这次为卡梅隆的梦想出钱出力的是他的老伙计福克斯,分析家认为,卡梅隆再次刷新了好莱坞的制作成本纪录——4亿美元。这笔钱还是主要花在特效上,因为他准备好了把电影3D技术升级到另一个层面上,他要让电影正式、全面、彻底的进入3D时代!
他还故技重施,启用了萨姆-沃辛顿和佐伊-萨尔达纳两个名气不大的演员当主角,然后在配角阵容上做了点手脚,让经验丰富的西格妮-韦弗压住阵脚,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凯西-贝茨,他还安排让有权有势的家伙当注定要失败的大反派。《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和罗丝只做出了飞翔的动作,而在《阿凡达》里,杰克(难道是巧合吗)和纳美公主真的飞了起来。《阿凡达》的片长虽然不及《泰坦尼克号》,但也长的吓人,达到了160分钟。
历史惊人地相似,《阿凡达》的公映日期与《泰坦尼克号》正好相隔12年(严格来说,在北美,前者要早一天),也是首周票房不够理想,但露面后获得近乎一面倒的好评,引发观影狂潮,只不过吸金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五周时间里就拿下16亿美元,而且将在两周内打破《泰坦尼克号》的纪录。而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让带着3D眼镜的观众们差点以为自己伸手就可以摸到电影中的巨人们,电影工业从此真正进入了21世纪!
詹姆斯-卡梅隆12年后再度创造了历史,于是无数人开始忘记之外的冷嘲热讽,忙不迭的送上了种种滥美之词:“天才”、“魔术师”、“视觉艺术家”、“改变电影的人”,大家狂热的准备好了再次将他送上神坛。但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觉得自己有如此的伟大。他的剧本依旧俗烂、他的个性仍然偏执、他在片场还是那个不招人待见的暴君,唯一不变的,就是他对的一根筋,像个烂赌鬼一样狂热的在自己钟爱的电影上下完自己和公司的全部筹码,并且幸运的赌赢了。如果说这就是完美,那他确实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