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马技惊重庆
(2008-09-18 22:51:06)
标签:
蓝马老电影老演员电影往事老杨杂谈 |
分类: 艺术人生 |
蓝马,原名董世雄,1915年出生于北平。少年的蓝马,常与同班同学石挥结伴去逛天桥、逛城南、游艺园,看电影、京戏、杂耍、评书、相声、文明戏。看完归来,两人就照着学,仿着练,天长日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民族表演艺术的种子,深深地播下,在少年蓝马、石挥的心中逐渐萌生。
1931年秋,蓝马考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北平电影表演人才养成所,三月结业后,参加了无声影片《故宫新怨》的拍摄。不久,加入北平“左翼剧协”所属的话剧团体。这以后,蓝马于1934年夏加入了中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中国旅行剧团,也曾投奔过西北影业公司,辗转于舞台与银幕,开始了他投身电影戏剧的职业生涯。
1938年春,蓝马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结识了金山、王莹、田方、冼星海等文艺界朋友,尤其是洪深、欧阳予倩两位话剧界先驱艺术大师的耳提面授,使奔波多年的蓝马,终于崭露头角,艺海扬帆,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了一个新的起点,质的飞跃。
小有名气的蓝马,其貌不扬,不善言辞,说起话来有时还略显口吃。在生活中,不修边幅,自由懒散,松弛潇洒惯了。他这副德性,引来同人亲昵地送他一个绰号“懒马”。
蓝马骨子里并非是一匹懒马,他只要一上台,精神十足,演啥像啥,表演自然,细腻入微,毫无雕琢气。他念台词,抑扬顿挫,锵铿有力,全然不见“口吃”的踪影,真有大明星洒脱不凡的大气。1942年初秋,重庆八路军办事处邀请在香港的蓝马赴渝参加地下党正在筹建的中国艺术剧社。是年九月上旬,蓝马抵达重庆。谁也没有料到,重庆之行,让蓝马技惊山城,一举成名,由此还在山城掀起了一阵“蓝马旋风”呢!
夏衍曾著文说:“假如要以一个人的经历来传记中国新兴戏剧的历史,那么应云卫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1943年9月7日,恰逢应云卫四旬晋一之庆。夏衍、宋之的、于伶便集体编写了一出戏,名叫《戏剧春秋》。剧中主角陆宪揆,正是以应云卫为模特而塑造的。该剧于11月14日在渝公演,在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强烈的共鸣,演出竟然达44场之多。
《戏剧春秋》能获如此反响,除了剧本写得好,更重要的是出演主角陆宪揆的演员蓝马将人物演活了。蓝马那一举手、一投足,酷似现实中的应云卫,那台词声调和感情,感人至深。应云卫本人观后,叹为观止,他感慨地对蓝马说:“我无话可说,你演出了我的心……”著名剧作家阳翰笙观后,在日记中写道:“晚到银社看‘中术’的《戏剧春秋》,颇受感动。特别是蓝马演陆宪揆一角(即应云卫),对于应云卫的举止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真是一绝!”
技惊山城,一鸣惊人,蓝马岂止一部《戏剧春秋》夺彩。此后,他在《万家灯火》、《丽人行》、《希望在人间》等影片中塑造的几个不同类型的银幕形象,真实感人。在《万水千山》中主演教导员,生动细腻,可敬可佩。只不过新中国成立后蓝马参军入了部队文艺团体,方才在银幕上少见久违了。
当老友赵丹主演的《林则徐》、《聂耳》二片问世。蓝马特致信祝贺,并曰:“待他日重返影坛,与汝决一死战,勿谓吾祖国无人也”。纸短意浓,情深谊长,蓝马,率真的“懒马”,真大艺术家矣!
前一篇:到鸟巢观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