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港台光影 |
他就是“中国功夫”
——一代巨星李小龙的传奇电影人生
李小龙——一个传奇中的传奇。他出身于粤剧名门,获得过西洋拳击冠军和恰恰舞冠军;他以原本羸弱之躯,自创截拳道,并成为影响世界的一代功夫巨星;他文武双全,在拍出多部影响世界的功夫电影的同时,以自己深刻的哲学思想著书立说。他的才华与智慧,他的正气与道义,他的惊人毅力和坚韧品格,都已成为一个无法拷贝的神话。
李小龙电影作品回顾
●《唐山大兄》(1971)
李小龙回港后接拍的第一部功夫片。片中李小龙与恶徒激斗,以一敌十、迅猛犀利的三脚回旋连环踢、凌空飞脚以及高亢的啸叫等极具个性魅力的武打噱头,令观众如痴如醉。影片连破东南亚地区的华语片票房纪录,从此掀起了功夫片的热潮。
●《精武门》(1972)
《精武门》讲述了创办精武门的民族英雄霍元甲,在上海被日本人下毒害死,他的高足陈真脚踢日本武道场,杀死仇人铃木宽,为师父报仇雪恨的故事。李小龙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示了双节棍的惊人绝技。凭借《精武门》,李小龙奠定了武打巨星的地位,尤其是双节棍绝技成为影史永恒的经典。
●《猛龙过江》(1972)
1972年,李小龙拍摄了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猛龙过江》。它可以说是第一部真正的李小龙电影,完全体现了他的武侠精神“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入有限”。李小龙饰演的唐龙与两位国际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罗伯华尔的对打,可谓是李小龙所有电影中最精彩的武打镜头。
●《龙争虎斗》(1973)
李小龙与美国华纳公司合作拍摄的《龙争虎斗》是他全盛时期之巅峰作品。片中李小龙先后出神入化演示、使用了少林齐眉棍、菲律宾短棍、双节棍三种凌厉绝杀的棍法。这是李小龙影片中打斗场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出彩的一部。在西方,该片票房累计早已数以亿计,成为李小龙票房最高的一部。
●《死亡游戏》
影片讲述一位绝顶高手,为了夺得传说中的稀世珍宝而独闯七层宝塔,经过殊死搏斗后终于到达塔顶,却大失所望。藏宝匣里没有稀世珍宝,只有一张纸,写着一句古老的偈语:“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该片成为李小龙的未竟遗作,后来由嘉禾公司寻找的替身演员代为完成,并于1978年公映。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逝世于香港伊丽莎白医院,年仅33岁。他拍的最后一部电影是有着宿命色彩的《死亡游戏》。
尽管是如此短暂的一生,却如同一道耀眼的星光划过国际武坛和世界影坛。李小龙为世界电影创造了一种名叫“功夫片”的片种。李小龙拍出的功夫片正如他自己的一句名言:“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他在银幕上塑造了热情、善良、勇敢、不畏强暴的中国人形象,由此引发的全球功夫热至今不退。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ungfu),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他被誉为“功夫之王”、“武之圣者”;他作为惟一入选的华人,获《时代》杂志所评“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他入选全球最伟大流行文化偶
像……
光阴流转再回首,李小龙三个字依然是“中国功夫”的代名词。他是一个开始,也是一曲绝响。虽然后来有了成龙、狄龙、梁小龙等群星闪耀,但绝对不会再有第二个集武者、画师、哲人、明星于一身,特立独行卓然不群的李小龙了。
猛龙生威踢开好莱坞
20世纪70年代,一个年轻人从美国回到中国香港,他自信可以震惊世界,虽然人们并不相信。但是他最后果然做到了—用了四部半的电影。当中国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世界,李小龙这个响亮的名字也震撼了全球。他是一段历史,是中国演员进军好莱坞的开路先锋。
李小龙于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旧金山的唐人街,父亲是粤剧名伶李海泉。1971年,李小龙返回香港,与香港嘉禾影业公司签约,开始拍摄他个人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该片上映之后的盛况堪称香港电影史之最。同年10月,李小龙又回到香港拍摄第二部影片《精武门》,这时他已经成为众人瞩目的大明星。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出演《精武门》,在片中他快如闪电的腾空飞跃动作,引起更大的轰动。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作品是《猛龙过江》,上映之后他的声望再度扶摇直上。
在《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中,他成功塑造了四类经历、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一个是质朴的乡下青年,像白纸一样纯洁;一个是大城市的个性青年,有想法有主见,爱憎强烈;一个是乡下的“油皮”,但是正直仗义,个性开朗;一个是中年大师,气质卓然,不怒自威。李小龙成功地把握各自的内心特点,把这4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演绎得极为成功。
接着,李小龙着手拍摄自导自演的第二部作品《死亡游戏》,并请他的徒弟、美国职业篮球明星贾巴尔助阵。在开镜拍摄之际,美国华纳公司向他提出拍摄《龙争虎斗》的计划,这标志着他已从香港影坛级的明星,蹿跃成世界级的国际影星。李小龙因此中止《死亡游戏》的拍摄,接下华纳公司的计划。
1973年7月20日晚上,李小龙正忙于拍摄《死亡游戏》期间意外地突然去世,留
下妻子琳达和长子李国豪、长女李香凝。在他逝世后不久,《龙争虎斗》公诸于世,世界各地顿时掀起一阵空前的李小龙热潮。这是一部让好莱坞真正对中国功夫发生兴趣的电影。在片中,罗高拔出场即以一记凌空碎木向李小龙示威,李小龙冷冷地说:“木板是不会还手的”,这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隐忍的自信。这句台词多少年后被陈嘉上在《精武英雄》中引用,以示向李小龙致敬。
李小龙的成功秘诀在于将武功与电影结合起来,让美国人认识到一个新的类型片:功夫片。他这样凭着一身功夫,在目瞪口呆的美国人面前一路打进好莱坞。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了替中国武术争一口气,决定把中国功夫搬上银幕,为中国武术争取光荣。”为了这一句话,李小龙用尽了生命中所有的激情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