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颠覆英雄的周星驰

(2007-04-01 17:23:34)
分类: 港台光影
   英文名: Stephen Chow
  
  籍贯: 浙江宁波
  
  出生地点:香港
  
  出生日期:1962年6月22日
  
  身高:174cm
  
  最喜爱的明星: 李小龙、周润发,成龙
  
  最大的心愿: 自导自演
  
  获奖记录:
  
  ■ 1989年凭《霹雳先锋》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 1992年凭《审死官》获得亚太电影展最佳男主角。
  
  ■ 1997以在最经典影片《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中的精彩表演获香港回归后第一个政府电影奖:香港电影学会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
  
  ■ 2000年,凭《少林足球》获得第21届香港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杰出青年导演奖。
  
  当我在《功夫》的首映礼上亲眼看到周星驰花白的头发时,我决定在这篇文章中满足他不愿被称做"爷"的理想,我不以星爷相称,乃是因为周星星从未将自己当成爷来看待。无论受到多少赞誉,他始终只相信自己是个拍电影的。无论有多少对于他过去的褒奖,他都不会让自己重复过去的影片。这样年轻而激进的周星驰怎么会是爷呢?
 
颠覆英雄的周星驰
  
  周星驰十大经典角色
  
  ■ 阿星·《赌圣》(1990年):周星驰表演小人物也就是从这时起有了自己成形的一套,他能茫然地瞪大了眼,把"星式"的懵懵懂懂、天真无知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
  
  ■ 周星星·《逃学威龙》(1991年):当过学生的人看周星星真是过瘾又"解恨",他以一个警员的身手敏捷对抗天下老师都惯于用做武器的教鞭、粉笔头、黑板擦……以周氏风格的机巧和无赖,把师生关系彻底颠覆。
  
  ■ 宋士杰·《审死官》(1992年):在公堂中上蹿下跳、奔来跑去,口里犹能振振有词地说个不停,一气呵成的表演自然酣畅,夸张而不过火。能把一个猥琐无赖的古代律师,演得如此可笑可爱,怕也只有周星驰了。  
  
  ■ 韦小宝·《鹿鼎记》(1992年):周星驰版的韦小宝可谓"形神兼备"。"周版"韦小宝那一种鲜活的市井气几乎无需更多的夸张强化。
  
  ■ 苏乞儿·《武状元苏乞儿》(1992年) :苏察哈尔灿一出场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少爷,遭人陷害却因缘巧合地当了叫花子的头儿,披头散发不说,还添上浪迹于世全不囿于常理的癫狂。
  
  ■ 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1993年):周星驰演才子唐伯虎,既不英俊也不风雅,与其说潇洒,毋宁说放肆,与其说多情,毋宁说好色,整个就是一"反才子"。
  
  ■ 凌凌漆·《国产凌凌漆》(1994):在这部影片中,周星驰是一个悲剧型的浪漫英雄。他可以做一切事情,包括弹钢琴。他引导整个电影的情节,命运与卑鄙恶人,都不能伤害到他,但是--他堕入了与一个女人的爱情深渊。
  
  ■ 至尊宝·《大话西游》(1995年):至尊宝遇到了每一个男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可是因为时空转换的原因,他可以为两份爱都不负担责任,所以他被尊成了"情圣"。
  
  ■ 史蒂夫周·《食神》(1996年):食神一出场就风光无限,他把得意者的嚣张夸大得分外鲜明,而他被亲信们联合背叛、暗算的境遇,也就显出分外的炎凉。难得的是,在周星驰神思恍惚的表情和既夸张又冷静的举手投足间,透出那点自在的悲凉。
  
  ■ 尹天仇·《喜剧之王》(1999年):尹天仇就是成名前历经辛酸的周星驰,而他只同样重复着一句话: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很少在周星驰的片子里,看到这么多严肃、认真甚而萧索的表情。尹天仇的魅力,也许就是周星驰今天的魅力,一种愈渐成熟了的悲喜交集。
  
  香港华语片达到有史以来最好成绩的那一年,是因为一个也姓周的小子--周星驰,那一年他主演了七部电影(不含在《群星会》中的客串),其中五部包揽当年十大卖座华语片前五名(依次是《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Ⅱ神龙教》)。
  
  周星星式的表达方式使人们原本蔑视的无厘头时尚化-别人对你说话要答"收到",追女孩要说"那我们大家立刻开始这段感情吧",找工作要说"还是做回山贼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别人借钱要说"你想要啊?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周星驰持之以恒地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完美的理想境界,我们都生活在凡间,我们都是最最平凡而又善良的人。
  
  1992年左右的周星驰,红得震古烁今,意气风发--其实周星驰是一个非常英俊的人,一张脸端正而清秀,但是他是这样有风格以至于没人在意他的相貌。对此周星驰严肃地说:"其实我是偶像派。说谁是实力派等于说他不好看。" 他越这样说大家就越笑。"为什么大家一看我就笑?我什么也没做大家就笑?难道我长得很好笑?其实我很英俊的。"这个人已经和欢笑密不可分了,我想就算再过一百年,华语影坛上提起"笑星"、"喜剧",仍然不能落下周星驰的名字。1995年的周星驰,在《大话西游》做了第一次让无厘头含义更丰富、结构更完整的尝试,没有成功;于是他再拍《回魂夜》,再次失败;一路尝试到《喜剧之王》,曾经的票房灵药有变成票房毒药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开始做《少林足球》-一部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周星驰电影的影片。2002年,创造香港电影票房记录的《少林足球》使香港电影金像奖终于承认了他的成就,现在想来,他的胆略实在是令人佩服的。如果说《少林足球》的票房成功,还有他挟昔日余威的作用,那么这部《功夫》则无疑意味着周星驰的第三次转型也终获成功。现在,他是一个导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