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缠论之一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笔记 |
*防狼术----只买在MACD在零轴之上的股票,回避所有MACD在零轴之下的股票
*高效买入法 只选择-------“下跌---盘整---下跌”,出一买的股票买入,股票开始盘整即卖出。
*利润最大的操作模式,以下两种方法都不可荒废
1、不换股:中枢下移----持币观望不操作、中枢上移----持股不卖,中枢震荡----低买高卖。
优点是只要有中枢就能操作。
2、不断换股:不参与个股的中枢震荡,只在第三类买点买入,一旦形成中枢震荡就退出。
缺点是,只能等待三买出现才能买卖。运用这种方法,往往会抛在该级别的最高区域。
例如:(1)操作级别在
30分钟时,中枢完成向上后,一旦出现一个5分钟级别的向下后,下一个5分钟级别的向上走势类型不能创出新高或出现背驰或者盘整背驰,那么就一定要抛出。 为什么?因为后面一定会出现一个30分钟盘整中枢。
(2)操作级别是日线时,中枢完成向上后,一旦出现一个30分钟级别的向下后,下一个30分钟级别的向上走势类型不能创出新高或出现背驰或者盘整背驰,那么就一定要抛出。下周可以观察 天味食品 作为学习。 为什么?因为后面一定会出现一个日线级别的盘整中枢。
* 大涨后的中阴阶段操作:为了防止左右挨打,只能按照盘整中枢操作---下轨买,上轨卖。
*背驰并不一定引发上涨,背驰引发三种情况
1、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级别扩展,形成更大级别中枢
2、级别更大的中枢盘整
3、引发反趋势,出现三买、出现三卖
缠论解析
一、关于K线
1、K 线合并时,趋势向上--高高取最高,低低取次低;趋势向下----低低取最低,高高取次高。
2、K线合并后,无顶分型持股,无底分型持币;一只上升的股票若连顶分型都没有出现,就不应卖出;一只下跌的股票若连底分型都没有出现,就不应买入。
3、第一个顶(底)分型出现可以继续观察,中继分型---观察、终结分型---操作。第一个顶(底)分型出现转转的概率不大,若出现二至三个K线顶(底)分型,转转概率大。
二、关于笔(新笔4根线,老笔至少5根K线),笔不能构成中枢
1、划分笔的目的,帮着投资者找到阶段性高低点,为下一步画线段做准备
2、上升笔一定经历顶分型才转折,下降笔一定经历底分型才转折。
三、线段,线段才能构成中枢
1、线段只能被线段破坏,不会被笔破坏。
2、笔破坏线段的过程,左边上升线段被破坏,右边下降线段被破坏
3、当连续三笔之间不存在重叠时,不能视为线段。
4、线段何时结束
(1)无缺口
A、向下趋势时,标准系列出(向上笔)现底分型。逻辑是---向上笔标准系列力度加强。
B、向上趋势时,标准系列出现(向下笔)顶分型。逻辑是---向下笔标准系列力度出现衰竭,创出新低。回调力度加大。
(2)有缺口
A、向上趋势时,标准系列(向下笔)出现
底分型,创出新低。
B、向下趋势时,标准系列(向上笔)出现
顶 分型,创出新高。
四、中枢
走势中枢---由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线段重叠部分构成。中枢分为:趋势、延伸、扩展、盘整
(1)趋势中枢:包含两个以上上涨或下跌的中枢,已经形成上涨或下跌趋势,操作方法是:只能持股(上涨)或者持币(下跌)。
(2)中枢延伸,盘整时间变长,中枢变长。操作策略是:跌出同级别中枢买入,涨破中枢卖出。
(3)中枢扩展,是中枢级别变大,若两个中枢之间有任何波动重合,则变为中枢扩展。意味着生成更高级别的中枢。操作方法是:按照高级别盘整的操作方法对待。
(4)中枢盘整:操作策略是:跌出同级别中枢买入,涨破中枢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