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凌乱散忆说巴黎

标签:
巴黎卢浮宫塞纳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 |
分类: 欧洲 |
在欧洲旅游更觉得走马观花,一个个国家的穿行,频繁的就像在国内的小城市之间跨越,让我想起了在国内看到的一日游团队,而我们此时就像他们,无论是哪里都没有时间可以好好欣赏一番,那本该放慢节奏的博物馆也是步履匆匆,习惯了方块字的我们面对拼音文字本来就需要一个“格式”转换,行程中却没有这个转换的时间。
就像面对卢浮宫那么多绝世的艺术藏品,至今留在记忆中最深的还是我早已熟知的被称为卢浮宫镇馆三宝蒙娜丽莎、维纳斯和胜利女神,隐约记得东方展品中几只漂亮的青花瓷碗,古色古香的屏风,各色油画和精美的雕像,再延伸一下就是电影《达芬奇的密码》,当然还有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它是卢浮宫这座建筑的点睛之笔!其它的印象就有些模糊,随团游的通病就是这样,回来后觉得欧洲之旅有些凌乱就难怪喽。好了,凌乱就凌乱吧,说说在巴黎的旅行。
巴黎有“世界花都”之称,作为欧洲最大的城市,它是个充满盅惑色彩和耀眼光泽的地方,是时尚流行、文化艺术的代名词。它古老又单纯,丰富又简约,优雅又另类,傲慢又灵性,无处不体现着“巴黎”。巴黎是个很好的地方,太多的景点,太多著名的地方可供选择,即便时间紧迫难以取舍,沿着塞纳河漫步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的行程中有船游塞纳河,这是欧洲之旅中最轻松的一个项目,只需要用眼睛去看。
塞纳河上横跨着各式各样的桥梁,座座精美,座座迥然,每座桥梁都仿佛是一扇门,游轮从桥下驶过的时候,就像推开了一道门,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幅新的画面。虽是冬天,站在船上也不觉十分寒冷,塞纳河两岸景色简约干净,市政厅、巴黎圣母院、艺术博物馆等建筑轮廓清晰。
巴黎圣母院是大家非常喜欢的,高高耸立的塔尖,造型别致,船在水面滑过,巴黎圣母院就在眼前渐近渐远,带着对雨果的敬意,期待着可以听到那悠悠的钟声,想象着美丽的艾斯米拉达和神秘的敲钟人的故事。感谢雨果,致敬这位伟大的作家,谢谢他带给世界的这部传世名作。
在巴黎,埃菲尔铁塔是辨识度最高的建筑,仿佛无论走到哪里,一抬头总会看到它,它建于1887年,塔高320米,分为三楼,塔上设有餐厅和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用去7000吨钢铁,是世界上第一座也是第一高度的钢铁结构的高塔,建筑之初它并不被看好,没想到几百年后却成了巴黎最著名的地标。当游轮驶过铁塔的时候,大家欢呼着争抢船舷上最佳的位置,快门声随之咔咔响起。几十分钟之后,我们走进了埃菲尔铁塔,又一次被这个大体量的建筑物震惊,法国人给艾菲尔铁塔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云中牧女”,站在艾菲尔铁塔面前却觉得它更像变形金刚。其实真的是那样,如果你的相册中没有一张在埃菲尔铁塔前的照片,就不能证明你到过巴黎。
和艾菲尔铁塔一样,凯旋门是很多人最初对巴黎认知的一个重要符号,它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是拿破仑1806年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的功绩而建立的,凯旋门的兴建历时30年,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为高大的一座。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厚约22米。门墙上的雕塑有《马赛曲》和拿破仑在1792-1815年的战争历史,凯旋门内的无名战士墓,埋葬了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法国士兵。每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法国人民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隆重的国庆纪念活动,从 1921年至今,纪念火焰和鲜花从未中断过。凯旋门是不允许游客近距离观看的,我们的大巴车围着凯旋门转了一周,算是车览,最终在西南角停下,导游给了30分钟时间,并一再强调不允许穿越马路近距离观看。
夜幕降临的时候,巴黎完全被柠檬色的灯光笼罩着,它不似上海、广州那般灯红酒绿,更比不上维多利亚湾的多彩绚丽,但柠檬色的灯光和皎洁月色相互纠缠,织就了另一种美丽的巴黎夜景。灯火下的凯旋门和市政厅鎏金溢彩,埃菲尔铁塔光芒四射。在夜巴黎的街头放慢脚步,听教堂中信徒们的圣歌和祷告,让人感到肃穆和神圣,巴黎圣母院的悠悠钟声则使人心怀着神往。巴黎的夜色无遮无拦、寂静无声、激情涌动。身在此,融于此,沉浸于斯,感受真实,虽然没有五色霓虹,没看到笙歌燕舞,却感知了巴黎的另一种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