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天安门旁边的中山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精致优美的古典坛庙园林。它既有皇家园林的气派,又不乏山水园林的精巧,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公园。

说起中山公园,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很久远的古代。远在辽金时代,这里曾是都城东北郊的兴国寺。元代改称万寿兴国寺。1421(明永乐十九年)年改为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的地方。清代沿用。现在的社稷坛上方仍铺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间是黄色。

社稷坛于1914年辟为公园,最初叫中央公园,1925年 孙中山先生逝世曾在园内拜殿(现中山堂)停放灵柩。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占地面积二十二公顷,社稷坛是公园的中心点。整个公园古树参天,奇石众多,亭台廊榭,朱栏画栋,更有唐花坞的繁花似锦,慧芳园的兰花幽幽。
中山公园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环境也是首屈一指的,它与天安门城楼一墙之隔,又是故宫一水相望的邻居,故宫的护城河后河竟是中山公园的水上乐园。小小船儿无论怎样划行,都像是围着河中角楼的倒影在行,一时竟分不清是在紫禁城内还是紫禁城外。公园里有大量的古树,其中柏树居多。据说这些柏树大多是明代建坛时种植的,最老的寿星都有570多岁了。在众多的古树当中南坛门外的七株辽金时代栽植的古柏和“槐柏合抱”最具历史价值。



好吧,先说到这儿吧,接下来跟着我的图片欣赏一下这座美丽精致的园林吧!




习礼亭:清朝时,此亭设在鸿胪寺衙门内,后来移到礼部,是各地文物官吏用来熟悉演习朝拜皇帝礼节仪式的地方。1915年,习礼亭移到中山公园。



廊内彩绘,可与颐和园长廊中的绘画相媲美。






兰亭八柱亭






格言亭

愉园,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墙壁上的玻璃窗或扇形或桃型,不但古色古香,且里面大有文章,不信近处看看,原来,这玻璃后面竟是镶嵌在墙壁上的鱼缸,里面各色名贵的金鱼悠闲的在墙上闲庭信步。



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是河北大名古刹的宋代石狮子,重量在8800斤以上。


音乐堂的贵宾入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