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电视剧:向着何方前进?

(2013-01-20 22:00:41)
标签:

杂谈

电视剧

分类: 电影——光与影的诱惑
    http://s13/bmiddle/498499adhd3b8ffe4f9a3&690

     正如贺岁市场是电影的必争之地,每年的岁末年初也是荧屏电视剧竞争最热闹的时候,开年大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频道博弈收视率的杀手锏。所以早在去年12月一开始,几家大鳄级频道便开始了开年电视剧的宣传战:最扎眼的是"汉武大帝"和"隋唐英雄"穿越时空的对峙,两部剧的剑拔弩张仿佛预示着来年荧屏必将有一场热闹的好戏。但是如今2013元月将过,两步大戏也走向尾声,但预想中血肉横飞的血拼却不过淡如云烟,当初那些曾经轰轰烈烈的宣传与推广,在大失所望的收视率面前,竟更像另一部也卷入争夺观众大战的电视剧名字——"天真遇到现实"。不过那部将喜剧与言情混搭并加入大量婆媳闹剧的电视剧在收视率上也好不到哪去,继"媳妇儿的美好宣言"等一系列婆婆妈妈的伪现实伪浪漫剧倒了观众的胃也倒了自己的口碑之后,反响平平的观众反应让这部试图有所“突破”的电视剧在现实面前也不得不承认,任何异想天开的假天真终究是不堪一击的。
    ——热闹开场,平淡收尾,不过如此的电视剧开年之战让我们不得不问:2013年的电视剧到底会怎样?
   回顾2012年中国电视剧剧场,似乎并不平静,杨幂掀起的穿越热在年初留下余温,张嘉译的《悬崖》让老男人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紧跟形势的《心术》全民热议了一把,赵宝刚的《北京青年》虽然引起了究竟是热血青春还是“2B青年”的争论,但也留下不少流行的桥段, 怀旧过去的《小麦进城》外表朴实,内里却大打温情牌实打实地大赚了一把观众的眼泪和收视率。而让他们望尘莫及的是,几个女人玩皇帝的《甄嬛传》更是一骑绝尘,占尽风光,让个别电视台连播十遍,观众求饶也不手软。

不过透过这些热闹,2012的电视剧实在又没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的地方:《悬崖》较之《潜伏》到底少了一些老辣,《心术》和《后厨》让我们知道明星众多确实可以造势,但不一定能集体走进我们心里,《北京青年》《北京爱情故事》和《李春天的春天》等都市剧离开北京、上海台就难有收视率的事实再次提醒我们:“小资”也许可以成为谈资,但很难引来大众情感上的投资。《甄嬛传》或许能让我们明白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心机是多么重要,但却无法给我们的心灵带来营养。而种种轰动也好喧嚣也罢的宣传攻势也让我们越来越明白,电视在夺走了电影的宝座之后,又开始移植他们的营销手段:电影好不好看是一个问题,怎么能把你弄进电影院是另一个问题。同理,电视剧好不好是一个问题,怎么吸引的你的注意力是另一个问题。

而如果分类的话,2012的电视剧也不过主打三类:古装片 、家庭剧和战争戏。

古装片除了《甄嬛传》似乎难有什么可多说的,孙俪火了,但和惊喜无关,杨幂火了,但和演技无关,元方火了,但和戏无关。《甄嬛传》遮住了其他古装片的光芒,胜在谁都没有它会“算计”,但算计完观众的眼球,还能算计我们的记忆吗——快餐时代,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重要。但问题是,算计之后,我们对古装片还有多少热情?2013年,《楚汉传奇》和《隋唐英雄传》气势汹汹而来,但似乎谁也没有收获观众的认可,陈道明似乎会反思:历史是老的好,但自己的老面孔老架势还会那么招人待见吗?而刘晓庆更应该明白的是:什么年龄办什么样的事不是一个容易掌握的火候,但不顾年龄乱办事一定会坏事,扮比自己年轻的人的儿媳妇有时和给别人装孙子一样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2012年对家庭剧来说是个“丰收”年,各种婆婆岳母大闹荧屏,媳妇女婿进入悲催时代。只是所有的婆婆岳母非恶即刁,一个比一个厉害,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电视里那些家庭却只有一个经:闹——婆媳闹、女婿岳母闹、兄弟闹、父母闹。看完了那么多闹剧,真佩服中国观众淡定的心理素质:看了那么多争房产、闹老人的家庭剧,他们怎么还会相信婚姻是美好的、家庭是安宁的?——这一点,我比较喜欢的《小麦进城》没能免俗,想借《媳妇的美好时代》再火一把的《媳妇的美好宣言》更是败走麦城,因为那么多的闹剧让我们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倒是怀疑那些编电视剧的人究竟生活在什么时代?众多这样的电视剧看似丰产,实则贫乏,究竟谁能真实地再现我们身边有血有肉的生活?我们并不乐观。

如果从数量上来说,2012是家庭剧的丰收年,那它比起战争剧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不知从什么时候,战争剧逐渐成为电视剧的主流,播出比重远远高于其他类型剧,而其中抗日题材的战争剧尤为多产。也许是因为看着小日本被打的血肉横飞屁滚尿流实在是太让人过瘾了,2012年的抗日战争剧不断推陈出新,抗日的种种战争奇观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抗日英雄从杀猪匠、锁匠、石匠、土匪甚至到和尚、尼姑等不断扩大队伍,高科技都难以媲美的各种武器像杀猪刀、扁担、锤子、弓箭等更是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而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毫发无损、于谈笑风生中杀敌如麻的抗日志士们的形象也愈发高大完美甚至帅气起来,直到吴奇隆那雷死人不偿命的飞机头算是登峰造极,无人可敌。看着那一场场火光四射、激情澎湃的战争场面,真让人纳罕如此不堪一击的小日本,为什么抗日战争还需要坚持八年?这一场场全民抗战的壮丽图卷究竟是我们对小日本的一次集体意淫,还是一次沉迷于幻想而忘乎所以的自淫?——其实,业内对这类剧早有定义:“脑残”剧,但是,收视率的红线却一再告诉我们,偏偏收视率和这些剧的“脑残”程度成正比,你越脑残,收视率就越高。王小波曾说,三流的作品培养三流的观众,三流的观众也催生三流的作品。一个教授说了一句《泰囧》三俗就遍遭板砖,而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麦当劳肯德基用催生鸡给我们做饭也不会导致他们关张歇店,在这样一个沉醉于集体狂欢,耽溺于感官享受的时代,讨论电视剧是否脑残似乎显得多余,既然收视率是硬道理,又何必在意小日本为什么在中国的电视剧里成了弱势群体呢?

http://s14/mw690/498499adhd3b8f7248b60&690                         
                                           北京电视节会场

所以,你喜欢也好,不睬也罢。2012年的电视剧市场最突出的特点是:热闹。但热闹可能是智慧火花的撞击,也可能是无厘头歇斯底里的嚎叫。2013年中国的电视剧会怎样,在去年年底的北京电视节上匆匆一过,发现这个问题还不好及早断言, 在北京电视剧节上,依然花枝招展艳光四射的会展布置仿佛再次展现了电视剧市场的春天,但是同样可以用塑料花妆扮出的花花绿绿终归不是在大地生根的万紫千红,透过喧嚣的热闹我们并不乐观地看到,电视剧脱胎换骨的升华并没有到来,目前的电视剧依然在沿着2012年的线路疲于奔命,因为从各家推出的电视剧来看,依然是古装片 、家庭剧和战争戏三分天下,古装戏还是盯紧了帝王将相,家庭剧还是瞄准了老头老太太,而战争剧最多的还是“大刀枪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电视剧的整体格局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至于内容是否会有所转变,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不过,可以预言的是,一句“元方你怎么看”捧红了的张子健不可小觑,他主演的《平原烽火》正在各地上演,更加让人眼花缭乱的战争场面虽然仍旧充满了科幻色彩,但是,在钓鱼岛局势日益紧张的情形下,让小日本灰飞烟灭的剧就算充满幻想,又有谁说不会有力地带动收视率呢?

元方,你怎么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