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2022-06-22 15:59:54)
分类: 艺术生活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上上签”——毕立伟小记

 


胡建君

 

 

一、上上签


毕立伟记得自己和毛笔最初的缘分。那是小时候爷爷带他和堂妹第一次去城里逛公园,然后到商场选礼物,规定不能超过十块钱。妹妹选的是一双粉色的凉鞋。他则选了一支毛笔,8块6毛钱。

不知道毛笔是如何一击必中地让他一见倾心,仿佛是前世今生的缘分。毕立伟后来也一直喜欢收集各种毛笔,像恋物癖那般,拿到好的笔就爱不释手。他觉得毛笔摆放的各种姿态都很入画,就着手画了。几支笔头朝上,感觉指向云霄,欢喜吉祥,便起名为“上上签”系列。他钟爱简洁的图示,既不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也不特别经营笔墨,排兵布阵一波三折,其实有点反中国画法。但具体的用笔又是中国画最传统的雨点皴法和丝毛法,既写实又带有一些抽象美感,简单又丰富。他说自己画毛笔就像和尚念经,不快不慢,以中锋用笔匀速绘制,从头至尾一个节奏。


上上签系列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抽中的另一支上上签,是他与精神导师的因缘。一直以来,毕立伟用艺术支持偏远地区的公益事业,那也是他的修行。他曾经长途跋涉到海拔4000米的三江源头去做公益事业,在多多峡谷的大元帝师八思巴经堂遗址上沉思良久,发愿要为这片土地贡献更多的力量。他深知如果没有一位优秀的老师指引,即使诸佛菩萨都向自己微笑,他也看不见。承办上师的事业即是自己的功课,那也是与上师相应最便捷的法门。他和众师友发起的支持多多峡谷的公益事业叫“多多艺拍”,多多益善。最近他在筹划展览的同时,还在帮助修订经堂石雕的画稿。

除了点亮一炬之光的上师,他还幸运地进入所有美术生都梦寐以求的中央美术学院,遇到了让人生道路豁然开朗的专业导师。从农村到城市,从中专到中央美院雕塑系,大概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付出过多少汗水,又拥有着多少幸运,说千里挑一也不为过。在举目无亲的北漂的蜗居日子,毕立伟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衣服久晾不干,第一天睡醒就发现身下压死了五只小强。

但只要心中有光,再苦再难也不怕。他一直记得那次相约去一位雕塑系老师的工作室聚会。当时在洗手间门口等候女朋友,突然看到蔡志松远远地走来,端着杯子冲他笑,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一起走啊!”在杂志上见过的、一直膜拜的导师突然出现在眼前,如此激动人心,又如此亲切。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才发现蔡老师的教学如同他的发型,严谨得一丝不苟。每位学生之间的细微差别他都能仔细捕捉,从不敷衍。毕立伟有幸得到了蔡老师的认可与褒奖,并获得过第一名的好成绩,让他兴奋并珍惜。


吉祥清供系列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另一位对他影响至深的导师是孙家钵先生。三年级时需要选择进入工作室学习,雕塑系共分六大工作室,其中第一工作室是写实雕塑方向。掌门人孙家钵开门见山地说:“要学造型欢迎来我们一工作室,想赚钱的就别来了。”毕立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第一工作室。但踌躇满志的他在第一次泥塑人体课上就受到了打击。孙先生伸手在他光溜溜的泥塑人体的腰部狠狠地挠了一把,然后说:“你这没形”。接下来的两年,孙先生一遍遍地重复着他要大家看的“形”,告诉他们滑田友先生在法国七年重复在找的建筑性与形的不二。


毕立伟深深记得所有的嘉奖和批评;记得自己衣衫褴褛的来路;记得无数个与老师一起创作干活的日日夜夜;记得在秋风中用自行车载着蔡老师,一路欢快颠簸地去村口打车;记得有幸在孙先生家小住,跟院子里的黑儿和兔儿两条狗聊天晒太阳。后来离开了激情燃烧的北京,毕立伟在万顷碧波的西湖边安家,收拾起刻刀,拿出毛笔画起了小画。雕塑系五年的扎实训练,还有与生俱来的血气与才情,让他拿起毛笔如鱼得水举重若轻。每每当他的心跑偏或不安分的时候,就感觉到孙先生在后面说:“你这没形”!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二、琉璃心


毕立伟说职业画家的尴尬在于一直在创作,却一直觉得没有满意的作品。因为日常生活要靠出作品来维持,往往留不住自己每一阶段的创作。为了“上上签”的个展,他在工作室翻箱倒柜整理作品。一张张藏在犄角旮旯的纸片被翻腾出来,像面对一幕幕往事或过往的老照片,当时创作的每一个场景突然历历在目,旧日歌声般流淌。

他说自己常常忘事,庆幸还可以画画,作品能留住一段段的美好。创作的过程有苦闷也有心酸,但总是快乐多于烦恼。在不停歇的创作中,他觉得似乎可以停驻在自己的笔端,拒绝尘俗,拒绝年龄,拒绝成熟。他很喜欢那句话:“最是天真琉璃心”,总希望真正的艺术创作,可以保护这颗琉璃心不被辜负。


阿罗汉系列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内心细致浪漫的毕立伟,把自己的工作室名命名为“云半间”,这个隐在杭州高楼中的小空间,让他可以安居一隅,如卧天堂,并给自己起了笔名叫“伴云”。他回忆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刚刚为了一位逝去的朋友大哭一场,当时他被我感动得也想哭。只记欢喜不记愁的我,完全想不起他所说的事,只感叹他心思细腻。他笔下的作品也温柔敦厚或平淡天真,有充满童趣的旧日记忆,或满含机趣的诙谐幽默,甚至一超直入如来地的顿悟,如余光中所说的“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中秋节他送我们画在纸上的月饼,可以乱真。还画了一堆快乐的开心果,写着“好开心”。还有画在老棋子上的小红鱼,泥塑的敦厚的小动物,画满瓜子的小碟,“深藏Blue”的团扇,“躺平”的笔筒,甚至有天送我一只黑布缝制的小猫咪,四周用白线锁边,还有长长的棉线尾巴。这么一位毕业于雕塑系的山东大汉,心里一直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吧。常常在杭州佛学院见到他的身影,与小师父释源心一起画画、煮茶、打雪仗、赏花草,就像他所说的,他们都拥有一颗透明的“琉璃心”。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可可爱爱的毕立伟,文字感觉也好。跟他也熟的小起、新阳姐妹唤我“懒君”,因为我慵懒嗜睡。他便拟了一联相赠:“暗香疏影横卧,懒君小起新阳。”特别具有暖洋洋的冬日意境。那日上三竿才起的我,刚好就出生于暗香疏影的梅花时节。


导师蔡志松对他最为了解,中肯地评价道:“毕立伟表里忠厚,但不影响他是一个感情与感觉都很细腻敏锐的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细腻与敏锐都能被他通过艺术的语言和技巧,淋漓尽致地表达在画面之上。”蔡老师认为雕塑的学习功不可没:“雕塑是所有造型领域公认的最难的专业。在以三维空间思维方式学习了以西方传统为主的、高难度的造型手段之后,再提起我们传统亲切的毛锥子(毛笔)描绘二维画面,出来的作品将是什么样子,自然可以想象得出来。所以毕立伟这些年的成绩得到了广泛认可,在我看来这并不意外。”


毕立伟的成绩确实不令人意外。子文兄说,毕立伟第一次选中的笔,就是他人生的“上上签”,他的未来道路就此铺展。一路上,他遇到蔡志松、孙家钵,还有帮他作品和展览题字的陆康老师,都是他事业的上上签;他的上师,则是他精神与灵魂之路的上上签;而他经历的所有苦辛与悲欢,经过自身的智慧升华,都成为锤炼与磨砺他生命的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小世界


这次的“上上签”展览并不是毕立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的呈现,却如实展现了这一阶段他的心迹和感想,希望有缘者共鸣。他说自己不是一个专一的画家,也不太善于计划性创作,总是迷恋各种尝试与试验。但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作品也大致能成几个系列:“上上签”系列,“吉祥清供”系列, “阿罗汉”系列,“小角色弥藏”系列,“云荷生心”系列,以及偏写意的“意笔草草”系列……声情并茂的画面,总让人会心一笑。每一张作品都藏着一些秘密,那些秘密是对敏感而颖悟的观众的嘉奖,不可与旁人言。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云荷生心”系列源自疫情期间他在山东老家的几张线描。那段时间诸事不宁,又不能出门,而老家就只有几张毛边纸与一支毛笔一罐墨汁。他一个人蜗居宅家,搭了个简易的小桌子,窝在上面静静描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喜欢画将要凋败的花。这个世间所有因缘都是此起彼伏,向死而生的。莲花将要谢幕,而伴随着的是莲子的新生。画莲花的时候他感觉身心极其安静,仿佛可以放下所有的忧伤和嘈杂,只剩下笔墨构筑的小世界。创作是他对多舛生活的抵抗,也是自我驱魔。记得疫情期间他还曾在朋友圈亮相了一群“红牛”,与莲花的笔墨完全不同。有朋友留言:真是毕加索和敦煌画手附身!这批牛气冲天的作品不同寻常,突破了他一贯的精致优雅,往往乱头粗服,率性不羁甚至充满野性,仿佛是以退为进、长久沉默后的一声呐喊与发泄。


云荷生心系列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有时候,毕立伟迷恋于单纯的笔墨与点线面在纸上呈现的随机效果,带着意外的生机。“意笔草草”系列有几张是用宿墨画在日本老纸上的,很有一种岁月的印痕。还有几张是用水墨来描绘莫兰迪的作品,他喜欢莫兰迪的禅意与静气,下笔时仿佛有种与画家隔空对话的感觉,但是呈现出来的又是自己的味道,是宁静优雅又从容漫漶的东方味道。这些不是他的常规作品,却是他直白而坦诚的内心话语,期待得遇知音。


意笔草草系列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小角色弥藏”系列,源自毕立伟希望打破古代人物肖像画给人的常规刻板印象的尝试。古代肖像绘画的人物大多一本正经、中规中矩的。他试着加入生动的调侃与戏剧性,特别在眼神中增添了各种剧情,就像摇摇摆摆的人生百态,有着含笑带泪的幽默,有迷惑尴尬与哭笑不得,有忧伤更有欣喜。这些小品带着智慧与机趣,仿佛多解的偈语一般,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小角色弥藏系列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觉得自己的身心总是居无定所,他不知道自己将要通向哪里,也放弃了所谓的主义和技法。而画画的自由精神,本来就是自内心汩汩流出的。才情四溢的他可以法无定法,“不择手段”,只要面对笔墨的那一刻,有着足够的自在与真诚,就是一种内心的朝圣。他 喜欢莫兰迪,常玉,还有巴尔蒂斯,都是带着一些孤独和特立独行的味道,有着童年与故乡的记忆,奇谲又平淡,寂寞又梦幻。他们的故乡,不再局限于一块土地,而是无限辽阔又空无的心情,来安置他们沉默而凝聚的灵魂。

 

记得毕业后的某一天,毕立伟和同学们又一次相聚在孙家钵先生下苑的院落里。看着满屋子的雕塑,他问先生:“您年纪这么大了,天天还抡斧子打木雕,不辛苦吗?现在的大腕儿不都找助手帮忙嘛?”先生回答:“这是我自己一乐,干嘛要找别人帮我享受呢?”毕立伟幡然醒悟,觉得自己似乎领悟到了先生一直所讲的“形”,那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坚守,安静自在,不偏不倚,无上欢喜,是指向光明与远方的“上上签”。


云荷生心系列 胡建君诗 陆康题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个展~~上上签

毕立伟   Bi  Liwei

80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客居杭州,擅长雕塑,绘画,自由艺术家。东方的审美观比较挑剔,对于所表达物象的精神层面特别重视。他迷恋古代传统绘画素材的语境与内涵,又渴望通过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诠释不一样的视觉感观。他以内心真实的感受为动力,有声有色,自在欢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曼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