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子参军》创作记(一)
| 分类: 公园里的雕塑 |
《八子参军》创作记(一)《扩红参军》泥塑创作
应瑞金革命博物馆之约,
设计、创作了《八子参军》雕塑。
瑞金革命博物馆周馆长、杨副馆长、刘老师一行赴京审查雕塑泥稿。
《扩红参军》1:10泥塑小样
《八子参军
共分为四个部分,
分别是:《扩红参军》《保卫苏区》《壮烈牺牲》《黎明曙光》
(具体参看第四篇设计篇)
我们把他想象成七弟
泥塑小样局部
老疙瘩老八参军出发前与邻居妹妹难舍难离

有时也是共同创作,
情人分别的这个情节就是周馆长建议加入的。
1:1放大稿
忽略了整组雕塑中,作为红军烈士,代表着身份、时代最重要的符号--八角帽,只有小儿子一个人物戴,
所以听取审查意见,修改后加入了帽子,
但感觉没有之前不戴帽子的好,
之前打了数月时间的腹稿,查阅了许多资料,一直思考赣南当时人物的发型和精神状态,
修改戴帽子时,由于鏖战了几个月的泥塑创作、当时只想早一些结束,缺少了推敲,
现在想起来有些遗憾,应该再坚持努力一下,会做的能有味道。
之前没戴帽子的

双鬓是两边搓上去秃鬓,
七分裤,是由于穷,布少,是赣南当时的服装特点,而不是赶时髦。
塑造时,把他想象成大哥的形象。



加了帽子,也是推敲不够。
想象老三是个文化人,上过一年私塾,是个乐天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