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一)

分类: 逛逛不日记 |
一游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一)
印象记得是从高速出口一路向东约30公里不拐弯即到社旗,
这应该是东门,
大门右手边上有个市场,
市场门口有买烤烧饼和酱猪头肉的,
刚烤得的烧饼夹猪头肉,
简直是绝配,
比去什么大饭馆子都过瘾。
之前在人生甜长系列里有说过社旗山陕会馆,这是在那之前2010年1月24日去的,
两次加起来感觉还是没完全记录到位,当时老是被别人催着走,
下次一定再自己去一回,痛痛快快拍一遍。
与那一篇山陕会馆相比,
由于两篇组合过于复杂,而且不全,
所以不合二为一,索性单独再陈列一次:

现代人甭管哪做古建活,
一水的单薄小气,
一是眼小,
眼小心就小,
心小气魄就小。
二是缺乏美学训练,
趣味低,
本来古代比现在的尺寸就要小,
严格按传世粉本的图做也会比古代的小和薄,
再加上实施者没有审美眼光,
所以就极其小气,
都说清代最小气最女气,
这么一比共和国比清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进得门来景象,
去山陕会馆仍不拐弯一直向东。

会馆前有个小广场,
开辟成一个商业区。

与会馆古迹毫不沾边的世界名牌相隔数米宽的马路,
显得极其俗不可耐,
全中央、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这种粗俗的幸福之中,
而且乐此不疲,
这就是我这个时代的特色,
我常常会因此厌恶我的祖国。

多亏还有古迹可以养眼养心

南门全景,
我感觉影壁左右两边的房子是后加的,
没查资料考证过。

琉璃影壁

我觉得原样不是这样的,
应该是后人维修过,
维修手法比较拙劣。

局部

局部
左右这两块砖雕应该是别处后挪过来的。

局部

局部
各种无礼牌子集一身的仪门
当地帅小伙

老街的气氛和会馆特别对味道
相比冷冷清清的西化店铺,
这种浓汁原味的地方小铺倒是门庭如市。

有年轻美眉也有老叟娇娃
逛街的百姓

传统古建办法改造老街

这种建设思路让人觉得有希望,
无论上面多么黑暗无光,
下面广大民间还是有些小绿芽冒出来,
抽枝、开花、结果、打种,
这些种子一直静悄悄的留着,
等到乌云散尽、阳光普照大地时,
就会再次伐发展成茂密的森林,
华夏文明再次会复苏,
回归人性,回归自然诸神。
乃至灿烂。

看,
这两个朴素的农民模样的人,
就是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