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茬说

本尊下胁侍罗汉像

前,大殿四周的四大天王像

前,大殿四周的四大天王像

南方增长天王(198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殿内佛坛四角各有一尊护法天王像,上图为东南侧南方增长护法天王。“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居须弥山琉璃地,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其它部分的图片:

本尊的莲花座,云纹和方座也做得很细致,可以看出古代工匠心诚和完美心态。

局部立粉的小佛像

背光上的小飞天。

大殿的平棋

大殿的平棋
下寺砖雕二门以东,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门,别为一院。小日本的照片标的是叫做海会殿,到底咋回事有待考证。

前,下华严寺海会殿正面。

前,下华严寺海会殿侧面。

海会殿内正面本尊

海会殿内侧面本尊

海会殿内力士像
华严寺在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经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补塑佛像,勃然中兴。
明中叶以后分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复遭摧折,几经修缮,成今日之规模。现上下二寺虽连成为一体,仍各以一主殿为中心。
上寺以金建大雄宝殿为主,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高低错落,井然有序。

前,大雄宝殿。

前,大雄宝殿前牌坊。

前,大雄宝殿。

今,远看山门。
现在华严寺大兴土木,在山门前造了个超级广场。古代寺庙又称“丛林”,丛林,指僧侣聚集、修道之处,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又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其中有多植树木意,所以通常去古代的寺庙会经过一大片树林。
这么空旷的广场是否有合佛教建筑仪轨有待商榷,首先,这不符合中国古代风水理念:曲生吉、直生煞,且不能藏风聚气,古代寺庙为了不冲煞气还要在门前建个大屏风,所以搞成这样可能出自两方面原因:一、领导要借助这个名胜大兴旅游业赚钱,外行指挥内行,一不小心好心办错事;二、设计师能力是有的,但是好像不太懂寺庙仪轨,没能将寺庙规范和现代设计理念融合好,这事先撂在这儿,后面再说。

今,山门近景。

今,山门两边阁楼。

今,山门两边阁楼。

今,阁楼近景。

今,外景。

今,从里面看山门。

今,两边小门外景。

今,两边小门内景。

今,两边小门内景。
加载中,请稍候......